《传承》杂志总39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传承》杂志总38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传承》杂志总37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传承》杂志总36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百家论坛










当前文章:国际视野下草原建筑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


    
      国际视野下草原建筑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
    王利俊
    提要:建筑是文化的结晶,文化是建筑的灵魂,草原特色建筑离不开草原文化的本质显现,彰显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建筑,具有承载文化意向、传承地域文脉的权利和义务。对民族建筑的研究是中华建筑学人以及相关人员的重要课题,对民族建筑优秀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则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关键词:草原文化;民族建筑;遗产保护;文脉传承;文化创新
    
    建筑是文化的结晶,文化是建筑的灵魂。草原特色建筑离不开草原文化的本质显现,彰显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建筑,具有承载文化意向、传承地域文脉的权利和义务。
    一、正视中国当代建筑文化"千城一面"的变异现象
    我们知道,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建筑文化也不例外。这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现代,本不足为奇。但是,在当今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因大量"克隆"建筑而造成的"千城一面"现象,已成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困扰城市领导者和专家学者的一大顽症。特别是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受现代化新宅建设及村寨改造的影响,使得原生态的民居形式和聚落景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发生了"民族地区不民族"、"文化遗产留遗憾"的尴尬局面。
    曾几何时,在现代建筑上加上古典建筑符号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形式甚嚣尘上,由沿海少数城市传遍全国。当我国城市里越来越多的建筑虽然"现代"却再也看不出民族或地域特色的时候,当有人把我国越建越高、越建越密的城市中心建筑理解为所谓的"现代化"和"现代文明"的时候,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危机的存在:一种中华地域文化屡屡被削弱、忽视和民族建筑形式被逐渐淡忘乃至从视野中消失的危机,一种因少数人对西方城市文明、建筑文化的误解或对西方建筑符号的过分偏好和滥用可能造成建筑(形式)"全盘西化"的危机,一种简单添加民族传统建筑的符号以抵御西方建筑文化传播的危机,一种不能借鉴西方乃至非西方外来建筑文化精华、传承和创新中华传统建筑文化风采的危机。
    尽管目前建筑界、文化界和政界等对此已经做了不少的探讨和研究,以呼和浩特为代表的内蒙古诸城市近年来在城市建设中也开始注重民族与地域特色,但我们仍然迫切需要在国际视野下追根溯源,探讨中国草原建筑文化的内涵、精髓及其发展,反思中国当代建筑文化"千城一面"的变异现象,进而增强民族的自信和文化的自省,创新规划设计理念,普及建筑艺术知识,推动内蒙古乃至全国城镇在规划布局、园林广场、整体色调、建筑造型、装饰装修等各方面,形成独特地域风貌这一主调,突出鲜明民族特色这一个性。
    让中国创造的中国房子走向世界、面向未来,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了建筑文化学术研究的范畴,不仅与建筑设计师个人和建筑企业成长有关,更与整个房地产产业的发展有关,也关系到中国建筑文化的崛起乃至对世界建筑文化应该做出的积极贡献。可以说,对民族建筑文化的研究是中华建筑学人、相关专业人员及政府管理人员的重要课题,对民族建筑优秀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则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二、坚持从国际视野看待草原建筑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
    中国民族建筑既有民族的多样性,又有地域的多样性。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观念、风俗习惯,传承各自的民族特色,但作为建筑,又更多地受自然条件、建筑材料、工程技术的影响,这就使得建筑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产生了相互交叉的复杂关系。总的说来,地域的差异还是要高于民族的差异,建筑表现的民族性源于地区性。
    城市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语言。草原特色建筑离不开草原文化的本质显现,彰显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建筑,具有承载文化意向、传承地域文脉的权利和责任。近年来,举凡来内蒙古旅游观光者,无不说我区的城市建筑有特色,让他们耳目一新。究其实,正是建筑的地域性、民族性给来访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草原特色建筑主要流行于我国以畜牧业为主要经济形式的游牧民族居住区,最典型的是穹庐式建筑,其特点是适应游牧生活和北方寒冷的气候,便于拆装组合和移动。作为北方游牧民族的代表性建筑形式,时至今日,蒙古族牧民的蒙古包、藏族牧民的帐房、哈萨克族牧民的毡房、鄂伦春族的"仙人柱"、赫哲族的"撮罗子"(一种尖顶窝棚),构造基本相同。这就说明,在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的祖先所从事的劳动大体一样,他们所依赖的地理生存条件也大体一样。
    草原建筑文化是草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宝库,以"蒙古包"为代表的穹庐式建筑是草原建筑艺术的结晶。在中国56个民族中,一说起蒙古族的民居,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出"蒙古包"这一移动的住房,蒙古包无疑是内蒙古最具民族特色的建筑了。
    逐水草而居是游牧民族古老的生活方式,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蒙古包"是蒙古族游牧生活的产物,蒙古包的变迁是民族融合和历史发展的结果。"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的称呼,始于清代,古代称为"穹庐"、"毡帐"或"毡包"等,"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
    从历代北方民族的游猎生活推断,蒙古包应与人类起源的早期文化和生产、生活相关。据记载,古代匈奴、鲜卑、契丹等游牧部落都是逐水草放牧,居"穹庐"、"帐幕"。辽、金之后,北方蒙古民族兴起,这种"穹庐"建筑被继承下来,此时的毡帐建筑还有"帐幕"和"窝棚"之别,森林狩猎者多居窝棚,草原游牧者多居帐幕。元代蒙古包一般可分为军事、游牧两大类,其中用于军事方面的有车载帐幕及扎营的型帐幕,而游牧用的蒙古包则一般规模较小。
    元代以后,蒙古民族广为吸收中原汉族文化,在建筑文化上吸收汉式建筑的营养,蒙古包的构造、结构又有明显改进。明、清开始,内蒙古地区出现了汉式固定建筑,并与蒙古包并存,形成了两种建筑有机结合的建筑特色。近代以来的内蒙古地区,尤其是农业区蒙古族与当地汉、回等兄弟民族杂居,形成了各民族社会文化的融合,改变了他们原有的生产、生活习俗。
    随着信息、交通的发展便利和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民族融合的步伐大大加快,如今的草原牧民大都已定居,成为驾车放牧的新型牧民。如何传承"蒙古包"这一民族传统住宅的特色和风格,让现代都市人感受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和游牧民族特有的民族风情,就成为一个颇值得思考的问题。
    事实上,在如今的土耳其,那里的建筑文化与内蒙古草原文化就有着"血源"关系。土耳其穹庐顶式的建筑与蒙古族所居住的蒙古包十分相似,很大程度上吸收了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穹庐建筑文化,他们的穹庐顶建筑灵感就源于我们的蒙古包。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城中建筑的穹庐顶建筑风格,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了。今天呼和浩特在回民区打造的伊斯兰特色风情街,主要借鉴的就是中亚诸国特别是土耳其、伊朗的建筑风格,同时也结合了中华建筑文化的特色。
    由此可见,文化传统不仅仅属于某个国家和民族,它是一个国际性的全球概念。当前,我们必须从国际的视野和全面的角度,与时俱进地看待草原建筑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创新......
    三、严格按照草原建筑文化特征与品格来实施保护与利用
    中国少数民族的民居建筑分布于祖国秀丽的山川之间,深深扎根于各民族文化的沃土,异彩纷呈,多姿多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如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广西壮乡的"麻栏"等。这些丰富的建筑类型,既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又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和社会历史的见证。打着鲜明的时代烙印,走过漫长的发展历程,众多少数民族民居建筑至今还同我们当代的生活息息相关。"蒙古包"和"麻栏"如此,"帐房"、"毡房"、"仙人柱"、"撮罗子"也莫不如此。
    "蒙古包"等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民居建筑,以它亲切的乡土风情、质朴率真的品格、与自然和平共处的理念、富于创新的精神,充满了顽强的生命力,散发着永恒的艺术魅力。只有置身其中,我们才会感到它独具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保护与利用少数民族的民居建筑,首要的措施是深入实地考察,进而充分挖掘的它的价值、特色和文化内涵。草原建筑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是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重视建筑环境整体经营,表现出鲜明的"天地人合一"的人文主义精神。建筑艺术的一切构成因素,如尺度、节奏、构图、形式、性格、风格等,都是从当时人们的审美心理出发,为人所能欣赏和理解,没有大起大落、怪异诡谲、不可理解的形象。
    草原建筑文化的另一个基本特征,表现为每一个优秀的建筑作品,几乎都是动员了当时可能构成建筑艺术的一切因素和手法综合而成的一个整体形象,从总体环境到单座房屋,从外部序列到内部空间,从色彩装饰到附属艺术,每一个部分都不是可有可无的,抽掉了其中一项,也就损害了整体效果。建筑的造型美,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为结构美。这种草原民族建筑的特有风格,具体表现为藏族风格、蒙古族风格和维吾尔族风格。最能代表蒙古族建筑风格的首推"蒙古包",蒙古包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20多人,小者也能容纳10余人,在草原城市和旅游地区运用现代建筑材料搭建的蒙古包,有的可容纳数百人,但其基本结构是一样的。"蒙古包"外部装饰图案色彩鲜艳,在茫茫草原上非常醒目,形成十分壮观而美丽的毡帐艺术。
    了解掌握了少数民族建筑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就要有针对性地实施保护与利用,对落后民居按照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进行改造。但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必须建立一整套成熟的民族民居建筑形式美法则,其中既要有视觉心理要求的一般法则,也要有民族审美心理要求的特殊法则。要重视表现建筑的性格和象征涵义,最重要的手法是利用环境渲染出不同情调和气氛,使人从中获得多种审美感受。否则,就是失败的改造。
    除了对好的民族建筑进行评审和向联合国申报"中国人居奖",各地在发展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之时,既要吸引广大游客参观,又要保持民族建筑原汁原味,这就得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而且保护应是第一位的。同时,民族建筑还可以按照三个层次来保护:第一个层次是"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对"文物保护单位"要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即不但要保护它的自身,还要保护它周围的环境,在这里的建设不得危及文物的安全,不得影响文物的历史风貌。第二个层次是"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这是抢救保护民族村镇的重要举措,民族村寨中可能会有重要文物建筑,它将被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并按《文物保护法》的要求进行保护。第三个层次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在历史文化名城不但要保护文物古迹和历史保护区,还要保护和延续古城的传统格局和风貌特色,保护民间工艺、音乐戏曲、民俗精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城市的经济要发展,设施要改善,生活水平要提高,要实现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中肯定要有新的建设,只是在新的建设中要注意对古城格局和风貌的保护和延续,使中国民族建筑的宝贵遗产得以继承和弘扬。
    四、国际视野下草原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效方法
    近年来,以呼和浩特为代表的内蒙古诸城市在城市建设中日益彰显出民族和地域特色,这是草原建筑文化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创新的具体体现。但是,从全球视野和全面角度来看,仅仅以古典的手法将地域传统和蒙古符号元素在原有的非民族特色建筑上进行移植和拼贴,借以体现草原建筑文化理念的运用,这是远远不够的。
    有效方法之一,是由地域自然和文化习俗抽象出以蒙古民族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地域建筑淳朴、雄浑、厚重的性格特征,进而求得以"形"表"意"、以"神"会"意"的空间与意象表达。这方面做得好的有两例,一是由温捷强教授设计的呼和浩特市党政五大班子办公楼,着重从蒙藏建筑中提炼出厚重、雄浑的特征加以表现,并强调草原意象的强烈水平感而成为城市新的标志。二是由中国民航设计院设计的呼和浩特机场新候机楼,就比较自然地表现出草原蒙古帐幕结构洁白、疏朗的建筑意向。
    有效方法之二,是从草原地域原型中寻找建筑创作的契合点,也就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建筑材料,积极探寻草原事物背后活在人们集体记忆中的"原型",进而达到对草原地域自然条件的现实回应。我认为,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张鹏举教授才有可能完成他的"盛乐古城博物馆"这样的优秀作品。该作品将本地区多风沙、少雨雪、冬严寒、夏干热的气候特征作为建筑创作依据,设计从整合环境秩序、塑造文化个性和探索适宜技术出发,表现为体型简明、开窗适度、厚重敦实,同时采用下沉、覆埋及利用自然采光通风等生态策略,因地制宜地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新地域建筑形象。
    的确如白丽燕老师在《内蒙古城市建筑彰显鲜明民族地域特色》一文中所说的:尊重当地自然因素应当是地域建筑的首要回应,这也许是寻求地域建筑之艰难路程中的务实作法。同时,社会在变、生活在变、相对不变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也许可成为建筑地域性的一个重要"基因"。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前提下,回应自然条件的建筑创作自然就是地域性建筑生成的共性基础。这也许就是草原蒙古包"全面可持续性"给我们的启示。
    有效方法之三,是面对建筑的国际潮流,积极采取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吸取精华,融会贯通,为我所用,创造出既有时代气息又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新建筑。理论和实践都证明,通过塑造城镇的地域风貌与民族特色,彰显城镇的文化底蕴和管理水平,是一条避免"全盘西化"、打破"千城一面"的可行之路,可以有效地提高城镇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具体而言,一是大力推动高雅建筑文化的普及和积极的建筑文化传播反馈、监督机制的形成,通过有效的大众传播媒介,提高民众建筑审美品位和情趣。二是以民族传统建筑文化为根,用中西建筑文化激发我们的创新,真正把西方建筑文化和本民族建筑文化精髓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文化增殖",引领建筑文化的潮流。三是结合现代的城市功能需求和科技发展势态,实现民族建筑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的有机融合,进而确保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与创新。
    总之,草原建筑文化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视野下反思中国当代建筑文化"千城一面"的变异现象,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担负起保护、传承与创新草原建筑文化的共同责任,为进一步建设好草原城市、彰显民族和地域特色、承载文化意向、传承地域文脉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白丽燕:《内蒙古城市建筑彰显鲜明民族地域特色》。www.nmg.xinhuanet.com,2008-04-21;
    2、张晓华:《我们需要既现代又有民族特色的建筑》。2005年12月16日,中国民族报。
    作者介绍
    王利俊(1969.2--),内蒙古草原文化基金会会员、内蒙古草原文化研究会会员,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组织宣传部副部长、《内蒙古建院报》主编。
    联系方式:电话:138047161190471-6604068(办)邮箱:nmgjyb@126.com
    QQ:5681418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