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杂志总39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传承》杂志总38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传承》杂志总37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传承》杂志总36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百家论坛










当前文章:潮尔、呼麦艺术的生成


    
      潮尔、呼麦艺术的生成
    C·云登巴图(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
    蒙古族音乐品类中以发声器官为媒介的有呼麦、潮尔、拖历(史诗)等品类以其独一无二的特性占据了自己应有的位置。这些虽说都是独立的个案品类,但具有统一的根源和特点。都是具有利用挤压喉咙发出独特的声音来愉悦、歌颂、抚慰山水之神的经历和特点。民间有"龙宫有耳"的说法,这是来自于"土地神与龙宫用八种声音进行沟通"的崇拜大自然的古老信仰。呼麦与潮尔是人类模仿大自然的某种声音,欲求用山水之神"自己的语言"与其进行沟通,而得到和创造出的非人性声音的魔法般发声技巧。有模仿鄂毕河瀑布的奇妙声音而产生了呼麦潮尔的传说。阿尔泰乌良海人有"伊滨河流水"的潮尔曲目(最具代表性的著名潮尔演奏家P·那仁朝克图演奏)。还有J·道尔加拉先生也曾报道新疆阿尔泰地区的乌良海人巴图纳森用呼麦演唱"鄂毕河的波浪"曲目。这种模仿大自然声音的潮尔呼麦艺术在图瓦乌良海人中是十分普遍。该地区有五种呼麦技巧,其中仅HARHIRA"低音呼麦"就有:
    A)高山或DAGARAGARAZ(图瓦语)呼麦
    B)水流或SUGARAGARAZ(图瓦语)呼麦
    C)平原或HOBORAGARAZ(图瓦语)呼麦等三个种类。
    模仿大自然声音发声的魔法不仅仅体现在潮尔手和呼麦手身上。后来也出现在一些佛教寺院的领颂喇嘛身上,例如,据说车臣汗省库布奇桌嫩王旗著名寺庙巴拉登栢布恩寺的四位领颂喇嘛以两人为单位轮流到杭盖湖瀑布的岩穴和巴瓦峰阳面的岩洞里去诵经数日的习俗。这说明用低沉沙哑的声音演唱的技巧不仅只存在于潮尔和呼麦的技巧中,还存在于英雄史诗和寺院诵经活动中。
    关于人类最初怎样开始创造呼麦的诸传说中,巴彦乌鲁给省青格勒苏木的B·巴普赞讲的传说与众不同。他说,在没有产生呼麦的时候有一家双胞胎幼儿,他们的母亲突然病故,孩子们想念母亲啼哭不止,不能入睡。孩子的父亲为了让孩子们入睡用一种连自己都不明白的莫名其妙的声音唱着摇篮曲哄孩子入睡了。就这样用这种声音唱着摇篮曲让孩子入睡,把孩子们养大了。这是最初的呼麦要唱"呜呗、呜呗!"(WUBEIWUBEI)的原由。但父亲不知道自己在唱呼麦,而两个孩子长大后成了当地有名的呼麦手。
    蒙古人还用呼麦来对羊和骆驼进行劝奶。还用呼麦引诱猎物靠近自己。(引诱鹿的呼麦G,M)还有赞颂心爱的骏马,描述行驶步态,为使骏马在旅途中解除疲劳而唱的呼麦。
    所谓的呼麦艺术不仅仅指呼麦发出的声音,还包括各个地区的历代呼麦手所创作和表演的丰富的成果。(在音乐这个概念中不是乐器而是乐曲更占主要地位)这仅是指用呼麦艺术来描绘大自然山水风景、引诱猎物、体现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人的内心世界的曲目。只想成为一名呼麦手去随便演唱或演奏的作法是不可取的。而要为呼麦演唱而创作的传统曲目,通过学习传统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点。现在呼麦手、呼麦组合、艺术团队以及呼麦作品越来越多,在向国内外传播着呼麦艺术。对呼麦内容、形式发声技巧的探究与革新已形成强劲的趋势。年轻一代成长取代着老一辈。但还缺乏怎样传承原生态传统呼麦艺术及其种类,而且需要对呼麦艺术的价值正确认识,怎样革新等方面应进行科学的深入研究。目前,这个领域里国内外专家们之间相互沟通情况也并不理想。
    综上所述,阿尔泰地区人民所创造并代代传承发展的奇特艺术呼麦目前面临着一些问题。有些人不是为了艺术而是为了生存目的从事这个事业。从而也产生过分革新,丢掉传统的现象。这些主要体现在呼麦的发声方法与技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