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杂志总39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传承》杂志总38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传承》杂志总37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传承》杂志总36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当前文章:农耕文化对当代东部蒙古地区春节的影响


    
      农耕文化对当代东部蒙古地区春节的影响
      撰文/席·哈斯巴特尔
      本文以东部蒙古族地区春节中体现的农耕文化为研究对象,对祭神拜佛,祈求农业丰收,观察预兆,先知农业趋向,节日农产品饮食的多样化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分析农耕文化在当代东部蒙古地区春节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探究这种文化变迁的社会历史根源,指出今后发展趋势。
      所谓东部蒙古族地区为内蒙古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辽宁省阜新市和吉林省前郭尔罗斯等地。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湿润,适合耕种。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东部蒙古族传统文化深受其影响。春节是其中的一个传统节日。这种影响体现于过年的整个过程,甚至有的节日直接与农业生产有关。春节何时受农耕文化的影响,目前无从考证具体时间。据考古发现,旧石器晚期蒙古族地区已有耕作的痕迹,但大规模的耕种应从清朝末年开始。应该说这时受农耕文化影响。
      一、祭神拜佛,祈求农业丰收
      东部蒙古人与其他蒙古人一样有传统过年节日。年节应从腊月二十三日至农历正月三十日结束,其中经历很多不同仪式的传统节日。主要节日为腊月二十三日、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初二、十五、二十五等。在这么多传统节日中祭神拜佛,是必不可少的仪式。人们以此为祈求人畜兴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东部蒙古族地区基本是半农半牧经济方式,祭神拜佛也离不开这种生产方式。众所周知,宗教信仰是具有使用性、利益性的文化现象。祭神拜佛的目的除了人们追求自身幸福安康之外也是为了五畜兴旺,农业丰收。过去蒙古人祭神拜佛时没有追求农业丰收的内容,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这一点。对东部蒙古人来说只有农业生产丰收,才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在这里所说的幸福安康中包含着吃喝丰足之意,解决吃喝丰足的根本途径就是农业生产获得丰收。正月是一年的始月,是人们盼望好年头的开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人们讲究的很多,其中祭神拜佛是不可缺少的内容。譬如,正月初一,兴安盟乌兰毛都蒙古人天亮前起床,在房前点旺火迎神,摆好桌子,其上放盛满五谷或奶皮、奶豆腐、炒米的盘子后,一家男女老少给上天磕头,表达自己对天神的尊敬、盼望、请求等心愿。在这里人们为天神献给奶食品和五谷,意在使它高兴、同情、恩赐。只要天神高兴,能赐给幸福安康,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在人和天神的互动关系中人们把天神看成解决问题的神力化身。其实这是东部蒙古人多年以来靠天吃饭的具体表现。
      东部蒙古族地区祈求农业丰收的最典型的例子为正月二十五日。据说,这一日天神赐给人们一年吃、喝、穿、用的东西,人们天亮前起床,在院子里用炉灰画几个圆圈,称作“天仓”,里边撒下五谷。当太阳升起时把撒下的五谷取出,掺入今年种的种子里。人们认为“天仓”里撒下的五谷是天神恩赐下界人们的种子,到春耕时种植这样的种子,能丰收。这是一种祈求农业丰收的象征性仪式,在东部蒙古族地区广泛流传。人们为了庆祝天神的恩赐,吃好饭,尤其孩子们吃奶豆腐,以此表示节日的快乐。
      所谓“五谷”在蒙古人中有两种说法。一为糜子、荞麦、高粱、玉米、谷子,另一种为稻、黍子、谷子、麦子、豆类。其中第二种说法是受汉族文化影响的结果。从蒙古人五谷之说来看,民间中说法不一。笔者认为,五谷为糜子、荞麦、高粱、玉米、谷子之说更适合于东部蒙古人的农业文化发展轨迹。二、观察预兆,先知农业趋向
      预兆是世界各民族中常见的民俗现象,其中有大自然兆、动物兆、人体兆、器具兆等多种。今年是否好年头,能体现在一年开头的春节。所以,人们从除夕开始进行观察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其中涉及农业生产的预兆屡见不鲜。充分表明了春节节日中人们注重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当然,预兆是人类占卜类迷信活动,没有科学依据。在大年三十晚上,东部蒙古人把五谷撒在牛身上,初一早晨对其进行观察,哪种米留在牛身上,就种该类种子,肯定丰收。这是一种使用性较强的占卜活动,意在预先知道一年的粮食产量。还有大年三十晚上,东部蒙古人对天色进行观察,如果什么都看不清的夜晚,今年是好年头的预兆,肯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否则,干旱持续,颗粒无收。如果初一早晨,狗乱蹦乱跳,意味一年雨水充足,五谷丰收。这种动物身上体现的预兆,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对人们与有一定的鼓励作用。人们知道今年是好年头,一心努力耕作,把希望寄托在秋天的收获。
      过年时东部蒙古人极力观察大自然兆和动物兆,意在预先知道天气变化,掌握自然规律,调整农耕生产。由此看来,春节不是纯属娱乐性的传统节日,是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的民俗事象。由于农业生产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连,人们时刻关注它。
      在东部蒙古人中自初一到初十,分别安排了一种生命之物。即初一为鸡日,初二为鸭日,初三为狗日,初四为猫日,初五为猪日,初六为羊日,初七为人日,初八为马日,初九为菜日,初十为水果日。在这里与农业生产直接有关的初九和初十。古代蒙古人中根本没有种瓜果、蔬菜的习俗,随着农耕文化的深入,人们逐渐掌握了瓜果、蔬菜种植技术。在东部蒙古人中认为如果初九和初十的天气好,今年肯定瓜果、蔬菜丰收。由此看来,受农耕文化之后的东部蒙古人非常重视瓜果、蔬菜的产量,同时看出饮食文化的变革。有关初一到初十,分别安排鸡、鸭、狗、猫、猪、羊、人、马、菜、水果等习俗,来自于汉族文化。著名的汉族神话故事《女娲造人》中说:“女娲在造人之前,于正月初一造鸡,初二造狗,初三造羊,初四造猪,初五造牛,初六又造出马。到了初七这天,女娲用黄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摸样造出一个个小人,她造了一批又一批,感到速度太慢。于是扯下一根藤条,蘸满泥浆,挥舞起来,星星点点的泥浆洒在地上,都变成人”。虽然在东部蒙古人中所说的初一到初十之间产生的动物、人、蔬菜、水果等与《女娲造人》中所记载的基本相同,但也有所发展。可以看出,东部蒙古人中所说的动物、人、蔬菜、水果等明显受《女娲造人》故事的影响。其实喂猪、鸡也与农耕文化背景下定居生活有关,在此不展开讨论。三、春节节日农产品饮食的多样化
      与其他地区蒙古人一样,东部蒙古人过年时注重饮食的调整,一般都会拿出好吃好喝的。饮食种类中肉类、奶食品以外蔬菜和粮食占重要地位。粮食有粗粮和细粮之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东部蒙古人主食为粗粮,过年过节能吃上少量细粮。到了九十年代初,饮食结构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主食由粗粮变成细粮。过去罕见的大米、白面已成为家常便饭。但与平时相比,过年时仍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东部兴安盟一带蒙古人过年前用白面炸果条,准备过年时享用。这种习惯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仍然传承。(二)过去拜年时人们以白面馅饼和黄米面饼为礼物,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的变化,这种礼物已成历史了。(三)饮食结构中虽然以细粮为主,但有的家庭充分认识粗粮的重要性,过年过节吃二米饭或荞面。譬如,过去库伦、奈曼一带种植荞麦面积大,年头好则产量可观。荞面也成为这一带人们所喜欢的粮食,尤其过年过节必不可少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又注重了味道可口,营养丰富的荞麦,并把它作为过年过节吃的佳品。(四)手工炒米越来越罕见。因东部蒙古人对高产量农作物的追求,种植糜子的人逐渐少了。据调查,原先奈曼、库伦一带种植糜子的人,现在基本不种了,其他地区种植的人也逐渐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手工炒米几乎不存在。(五)豆类食品应有尽有。众所周知,东部蒙古地区是土地肥沃,适合种植豆类。由于豆类价格昂贵,经济实惠,人们喜欢种植,日常生活中广泛食用。过去人们过年过节喜欢吃粘豆包,其中豆是不可缺少的成分。现在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但这种习惯仍传承。另外,豆腐是东部蒙古人当中普遍使用的食品,其原料为黄豆,是东部蒙古族地区的特产。(六)新鲜蔬菜、水果不断。随着交通发达,新鲜蔬菜、水果的运输已不成问题了。及时送往蒙古族地区,满足人们所需。在过年过节时除了个别偏僻地区外,大多数地区都能购买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是生活提高的表现,也是饮食结构更新的标志。
      总而言之,东部蒙古人过年过节时离不开农产品,并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是一种文化变迁的标志,也是人们所需生活观念的更新,是经济发达、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当然,一种文化的变迁离不开社会历史的变化,有了社会历史的变化,才能实现文化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