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杂志总39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传承》杂志总38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传承》杂志总37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传承》杂志总36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当前文章:和硕特蒙古族文化—沙力搏尔式摔跤


    
      和硕特蒙古族文化—沙力搏尔式摔跤
      撰文/袁健新
      袁建民
      和硕特蒙古族文化,这是三百年前蒙古族和硕特部落从新疆长途东迁到内蒙阿拉善地区定居游牧之后,在沙漠和戈壁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形成的独特文化,这段文化伴随着和硕特蒙古族,走过三百多年史诗般的岁月,和硕特蒙古族文化是祖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更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丽富饶的阿拉善左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古以来就是内蒙古西部渊远流长的历史文明见证和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摇篮之一。阿拉善左旗的特色文化——和硕特蒙古族文化,更是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的璀灿明珠。
      阿拉善和硕特又称阿拉善厄鲁特。汉文史料称"西套",或称"套彝",因居住在黄河河套以西而得名。和硕特是我国卫拉特蒙古四部落之一,有着古老悠久的历史,在众多蒙古部落中是一个十分活跃的群体。阿拉善和硕特是元太祖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萨尔的后裔,1667年和硕特部首领和罗理率其家族及部众数千户从新疆东移,经康熙皇帝特准,迁徙到阿拉善草原,1686年清廷划贺兰山以西地区为和硕特牧场,1697年排蒙古49旗之,将和硕特部编为阿拉善和硕特旗,从此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阿拉善和硕特蒙古族。17世纪30年代至18世纪20年代近一个世纪中,和硕特部凭借在青海、西藏举足轻重的军事权利,对我国明末清初的祖国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历史的长河中,阿拉善和硕特蒙古族同各民族人民一道团结奋斗,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边疆,维护祖国统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谱写了爱国主义的悲壮史诗。
      走过300多年史诗般的岁月,阿拉善和硕特部形成了独特的大漠草原文化,这种文化或独创塑造、或吸收演绎而来,在与沙漠和戈壁的恶劣环境中既抗争不息、又和谐相处的漫长岁月里,这段文化始终伴随着阿拉善和硕特蒙古族,成为祖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如果你没去过沙漠深处,如果你没住过沙漠人家,如果你没见过沙漠“乌日斯”、“那达慕”,没见过传统的和硕特蒙古族—沙力搏尔式摔跤,那么你就无法真正了解大漠人真实的生活。当你走进阿拉善大漠,你就会置身于一股浓郁、独特的民族文化氛围之中。而沙漠特有的传统体育运动—沙力搏尔摔跤,是最原始的摔跤形式之一,是世界上唯一在沙滩上进行的摔跤,也是阿拉善左旗和硕特蒙古族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沙力搏尔式摔跤是阿拉善和硕特蒙古族独创并保留至今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也是阿拉善古老的“乌日斯”盛会和现代“那达慕”大会中体育比赛的主要项目之一。据考证,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历史记载,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阿拉善地区曾涌现出多名蜚声国内跤坛的摔跤手,技艺超群的摔跤手沙勒宾曾战胜过皇帝的摔跤手,夺得摔跤冠军,他是阿拉善古老民族文化体育的代表人之一,被誉为“搏克夏力宾”(又作“沙勒宾”)。他曾游走内外蒙古,名扬蒙古草原,后因摔败皇帝的摔跤手而潜逃流浪,最后客死他乡。至今阿拉善民间关于搏克夏力宾的传说仍广为流传,而且和搏克夏力宾气力超人的传说有关的文物遗迹也比比皆是。比如搏克夏力宾堆垒过的敖包巨石,位于温都尔勒图苏木和腾格里苏木边界处的三块巨大的鼎锅石,位于图克木苏木的井盖石及位于阿左旗孟根苏木的石人等等。可以说搏克夏力宾其人其事以及和他息息相关的传说故事、文物古迹,填补了阿拉善蒙古族摔跤文化史的空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品牌之一。
      “沙力搏尔”系突厥语,是裤子之意。现土耳其族、新疆蒙古族仍将裤子称为“沙力搏尔”。顾名思义“沙力搏尔”是摔跤时穿的短裤,其发源时代至少已有2000年的历史,在著名史诗《江格尔英雄传》的作战描述中,就多次提及沙力搏尔摔跤的技巧、服饰制作材料等。研究者认为其口头传承年代为6—9世纪,由此看来沙力搏尔起源年代至少应该早于六世纪几百年,这也是阿拉善沙力搏尔式摔跤的源头。
      阿拉善素有“驼乡”之美称,和硕特沙力搏尔式摔跤的起式和技艺很大程度上都模仿了公驼相互争斗的架式,动作技巧的名称也与公驼攻击方法的名称相同。沙力搏尔式摔跤的技巧有:前攻、猛背、偷袭、后推、左拉右拧、内外夺脚、旋转猛压、上压、空旋、单打、松肩、硬抗、上翻下扣等。据说,过去的蒙古族摔跤分为儿马式和公驼式两种形式,儿马式摔跤是指穿摔跤坎肩摔跤,公驼式摔跤是指沙力搏尔式摔跤。“沙力搏尔式”一词从蒙古语“沙拉巴”(迅速之意)、“沙拉玛盖”(敏捷的)派生而来,经过长期的语音译化演变为“沙拉宝尔”一词。相传,沙力搏尔跤起初为自由抓法,其跤缰绳结的系法和套在上身即可摔的卓得格(跤服)比较,卓得格的前身应该是沙力搏尔。古代蒙古族在将野马驯服为家畜,广泛运用于日常游牧生活的过程中,缰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那时起,爱好摔跤的勇士们,用缰绳捆绑在腰部和大腿上,随时随地可以较量,所以沙力搏尔跤又叫“朝力搏尔”,即缰绳搏克的意思。随之产生的缰绳系法,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十几种之多。
      沙力搏尔式摔跤比赛的报名不分民族、地区,不限人数、年龄和体重,也不限场地、服装,采用自由组合一跤定胜负的方式,只要有一根绳子、一片草坪或沙滩,就可以进行。平时歇息闲暇的时候,人们自然地围成一圈,双方各出一人互搏,依次进行比赛。沙力搏尔式摔跤正式开赛之前,将跤手分为左翼方和右翼方,双方都有人高唱战歌,以助声势。唱过三遍后,左、右翼跤手在引跤员的带领下,将面孔蒙住,赤足穿三角短裤从赛场两角迎面而上进入赛场。两位搏克手面朝后掀面布,首先向广大观众行大礼,接着双手握土起俯,抛撒四方,拍掌拍胸,继而双方跤手摆出半蹲式姿势,抓稳对方系带的固定处,在摆出公平预备式的姿势后,由搏克扎苏拉(裁判)宣布开赛。在“乌日斯”盛会上经过筛选获胜的选手,可以得到绵羊等九样奖品和“神圣摔跤手”的称号。
      沙力搏尔式摔跤和蒙古搏克、中国式摔跤、日本相扑等有很多共同之处,也有它独特的地方。它在规则、方法、服装、场地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运动员需要具有强壮的体质、耐力、智慧和技巧。到目前为止,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等省区的广大牧区,爱好摔跤者仍用骆驼缰绳、马缰绳、哈达、蒙古袍腰带等物系在腰部和大腿上,进行摔跤竞技。这类较量至今在基层那达慕、祭敖包等活动中仍然可见,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和新疆、青海、甘肃的部分蒙古族聚居区广为流行,有着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沙力搏尔式摔跤在当地蒙古族群众中传承了三百多年,但由于历史资料破坏、文化资金短缺等原因,长期以来没有对沙力搏尔的历史根、发起时间做出正确系统的解释,这一传统项目曾面临失传境地。可喜的是,近期西安出土的匈奴铜牌遗物对沙力搏尔摔跤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线索和依据。为了让“沙力搏尔”发扬光大,2004年5月以来,阿拉善左旗组织人力深入旗内各地,并远赴青海、新疆等地,对这一传统体育活动形式进行挖掘、整理,重新制定了比赛规则和服装,培训了来自全区各地的56名裁判员和56名教练员,开展了全国性“沙力搏尔杯”搏克大赛,由此被称为阿拉善“好汉三艺”之一的沙力搏尔摔跤引起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历史文化文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种濒临消亡的古老民族文化得以重见天日,再焕生机。
      阿拉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先民们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传统文化,它们充分展现了我们祖先优秀的创造力以及特有的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和硕特蒙古族的沙力搏尔式摔跤,既有以物质形态为主的“有形”文化遗产,也有通过“口传心授”方式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独有的文化,它既是阿拉善精神的重要源头,也是建设文化大旗的重要资源,更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