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在线”——打造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门户网站! 内蒙在线 | 《忽必烈》电视连续剧官网 | 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 | 乾元驿 | 资讯 |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 国际能源大会 
蒙元特色建筑从图案化到体现地域及民族精神


    
      蒙元特色建筑从图案化到体现地域及民族精神
    (内蒙古工业大学田柱)
    当下说起地域建筑大家自然会想到"全球化","全球化"作为当代文化的强势语境,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在建筑领域,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最新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带来了先锋的设计理念和时髦样式,促进了世界建筑文化的交流和对话,而另一方面,"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对各地的地域建筑文化产生了冲击,地域文化特征逐渐衰落和消失,建筑的"民族性"被建筑的"国际性"所取代。如何保护、发展和创新地域建筑文化,如何走向现代化,同时又找回自己的"民族之根"、保留自己民族的身份和特征是我们当代建筑师面临的实践性课题。
    目前关于建筑地域方面的文章发表较多,也有不少新的观点和看法被提出,下面仅就我个人观点及几项蒙元特色建筑项目和大家做一个交流。
    在全球化进程中作为内蒙古这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建筑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是认同?还是反对和抵制全球化进程?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地域建筑文化的关系?笔者认为全球化和地域建筑并不是对立的,应该积极面对全球化的现实语境,致力于传统文化观念的现代转型与融合,在遵循现代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创造出属于该地区的、独特的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现代主义建筑,也就是在地域和全球化之间建立一种平衡--地域建筑具有一定全球化特质的同时能够保存自身独有的文化内涵、情感及精神的时候它才是与时俱进的、具有生命力的。这是笔者做地域建筑设计的主导设计思想。
    笔者这些年的设计实践当中碰到一些项目,因为处于某一个区域、某一种特定文化环境或者因为业主提出的设计要求,需要表现地域(更多的是蒙元)文化;再者我本人是蒙古族,身处内蒙古,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带有非常浓厚的情感,也希望能够设计出内蒙古地区普遍认同的具有蒙元特色的地域建筑。
    内蒙古地区做蒙元特色建筑会有些难度和困难,本人认为主要有三方面:1,可传承的具体素材较少,蒙古民族是游牧民族,所以遗存的实体建筑物较少。所以一说到蒙古族建筑都会想到蒙古包、敖包等;设计师可传承、借鉴的素材较单一。2,内蒙古地区蒙元建筑设计方面的理论支持薄弱,理论探讨较少。3,行政决策层人员的文化素养、审美参次不齐再加上社会复杂因素导致好作品有时得不到实施。
    笔者在实践过程中总结了内蒙古地区蒙元建筑设计师们的设计层次及实践方式,大体分为四个层面:
    1,建筑表皮图案化、装饰化
    目前有些设计项目采用无特征的建筑外表皮上挂贴图案的方式取得地域特色的做法,致使设计作品的特征表皮化,设计变成涂脂抹粉或面具制作,未能体现应有的建筑文化内涵。
    2,传统符号的应用
    (1)传统符号的生硬套用
    由于理解的偏差,狭义地将地域建筑理解为仅是附着在建筑外部的表象,因而导致建筑作品纯粹在传统形式符号的复制和摹仿的层面上做文章,忽视了传统建筑文化内涵。比如马鞍式、蒙古冒式、马镫式、弓箭式等某某式造型的出现是这种设计层面的实证。
    (2)传统符号重组及符号变异使用
    建筑形式与功能统一过程中巧妙运用传统符号,重组、抽象简化或功能性变异致使作品具有传统文化关联并且与现代功能结合较紧密,可以体现一定层次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品位。
    3,具有地域特色的形式意象及空间表达
    (1)设计中寻求地域自然和文化习俗长期积淀形成的纯朴、雄浑、厚重的性格特征的表达,追求地域性的形式意象。
    (2)应对内蒙古地理气候条件的建筑设计也会产生地域性的特色及形式意象。
    (3)设计中塑造地域特征较强的空间形式。比如建筑空间组织设计中巧妙引入蒙古包式空间等。作品见图7。
    4,体现地域及民族精神
    设计中寻找能打动本民族普遍情感的形式与功能的统一,建筑形式可以是与传统形式关联的也可以是无关联的但它必须是蕴涵民族情感及精神的存在。
    设计中体现精神层面的表达是具有挑战性的创新,它寻求将地域传统文化中有生命力的基因转化成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独特元素,与新的设计手法和理念巧妙结合而创新出地域特征强烈的建筑并达到使作品既隐含与地域传统的联系,又体现时代特性的更高境界。作品见图1、图3、图4。
    当然上述几个设计层次及实践方式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之间具有互补性并且交替重叠使用才能产生层次丰富的建筑作品。
    笔者每做一个能够体现地域特色的项目时,都努力把地域性和时代性结合得更好,用各种不同的现代设计理念和手法表现蒙元文化内涵。下面就几项蒙元特色建筑设计项目与大家交流:
    察哈尔文化艺术展览中心方案
    建筑方案构思及理念:
    方案设计追求能打动人类普遍情感的形式意象和具有蒙古族特色空间意象的结合。方案设计最原始的构思意象是远古的巨石阵(图2a-2b),笔者认为巨石阵蕴涵了能够打动人们深层心理及情感的精神力量,同时它的圆形围合正切合了蒙古民族在空间使用中的圆形思维。
    一说到察哈尔,自然会想到察哈尔八旗、业主也有愿望体现八旗这一特点,所以设计中把"巨石阵"的列柱数量设计成8根,也因此产生了特殊的比例尺度,也拥有了作为大地景观的体量感。说到细部为了强调地域性特征采用了蒙古族传统建筑--蒙古包式哈那杆件和哈木尔图案等构件和装饰。
    
    成吉思汗博物馆设计方案一
    一,建筑方案构思及理念:
    方案设计采用山体的意象,体现永恒、超大能量的凝聚和某种神秘感等,从而唤起人们潜意识中的崇敬(或宗教般)心理,在精神层面引起共鸣,强化对圣主成吉思汗的无限敬畏和遐想。方案取名为《长生天旭图根》。
    建筑外墙采用接近环境土壤颜色的红砂岩贴面,与环境完美协调,建筑与环境浑然一体,建筑犹如从环境中生长出来一般。
    建筑厚重形体和外墙材料的风化效果,给人们带来此建筑从远古而来并且在将来的漫长岁月中永恒不朽的形象及精神震撼。
    方案设计追求现代感的同时体现纪念性建筑的凝练和抽象风格,尽量留出更多的想象及思考空间。
    二,建筑尺度:
    建筑设计中追求特殊的尺度形成强烈的陌生感和神秘感,从而达到独一无二、过目不忘。
    图3
    
    成吉思汗博物馆设计方案二
    该方案取名为《苍天之印》。笔者通过此作品体现成吉思汗的伟大功绩与日月同辉,像长生天的"印章"一样镌刻在天地之间、"章"面与苍穹上下对应的精神意象。
    呼市成吉思汗街上的高层综合体--盈都大厦设计方案
    高层建筑设计中体现地域特色是较难处理的普遍性问题,传统的建筑形式与现代的高层之具有很强的矛盾,所以设计中多出使用传统符号重组及符号变异手法。
    
    某博物馆设计方案
    该建筑设计环境是野外的草原缓坡地,离城镇有一定距离;所以设计中把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结合放在首要位置,追求草原意象的低矮、舒展、平和、自由丰富的体量感。
    
    某四星级酒店设计方案
    结语:以上就是本人关于蒙元特色建筑创作中从图案化装饰性表达到体现地域及民族精神多层次的理论思考与工程实践,在地域和全球化之间建立一种平衡,使地域建筑具有一定全球化特质的同时能够保存自身独有的文化内涵、情感及精神是笔者做地域建筑设计的主导设计思想,在此愿与业界同仁分享,同时恳请批评指正。
    
    
    

百家论坛

草原文化研究、推动草原文化发展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