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杂志总39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传承》杂志总38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传承》杂志总37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传承》杂志总36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当前文章:2008中国·第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乌杰 会长)


    
      2008中国·第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乌杰
      会长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朋友们,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邓小平思想研究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对第四届中国草原文化百家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民族和文化不仅是人类社会最为重要的认知和分类系统,而且也是人类社会共有的资源和财富。人类社会中存在着种族、民族、文化、语言、宗教、阶级、性别、年龄等各种类别和差异,它们是人类认同和分类系统的依据和基础,对于这种类别和差异的确认和尊重,意味着确认和尊重文化多元性、语言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这是我们人类经过长期的历史活动和社会实践所获得的共识。
      世界文化和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创造性的差异》中,文化被定义为具有一定规范和标准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绘画、书籍等智力和艺术创造的物质成就。发展则被看作个人选择的扩展而不仅仅是物质的增长。并且文化被看作发展的目的和社会基础而不是经济增长的便利条件和阻碍因素。创造性活动的参与要使所有的人都享有公平参与文化表达机会。文化权利指数它不仅仅反映了个人的物质创造,还包括了集体的活动和思想、科学方面的创造力以及非机构化和非市场化的活动。文化是作为价值观和社会制度所支撑的一种独特生存方式。文化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它是人类从爬行动物中站立起的脊梁,是人类得于生存、进步和发展的强大力量,也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精神和物质的源泉。
      民族文化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它的这种文化的传承与建构的最基本的要件在于不断地创新,不断地以调适和选择来适应变化了的条件和环境,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复兴和发展的灵魂。人类社会有三种力量来支撑着文化的创新和建构:①发明和发现;②借用和传播。③现代化。发明是知识的新运用,发现是给知识增添新的东西。发明发现不仅是人类智力充分自由发展的重要标志,而且是人类不断获取技术和力量的动力源泉。特别是在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的当代,每天都有近万个科技成果问世,它们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文化内容,而且也在改变着我们的思想和精神面貌。民族文化只有不断吸取人类全新的文明成果,才能永葆其先进性。人类文化的积累和进步基本上是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借用和传播的结果。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国际互联网的全球普及,各民族的文化处于互动共生的新格局,文化借用和传播具有了广泛性和普遍性。借用和传播也是民族文化创新的一种形式,以开放和宽容的文化态度不断吸纳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不仅能与其他民族共享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和资源,而且它还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文化内涵,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和品位,保持其民族文化的先进性。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生深刻变迁的全球性的发展进程。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文化,才能拥有先进的文化方向。我国各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口承相传的民间智慧、丰富的地方性知识、发达的民族工艺、优良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传统和习俗。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对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传统、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心理认同等方面的差异,我们要充分尊重和理解,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也不能用强制的方式加以改变。对各民族在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缩小和消除。”胡锦涛同志的讲话为我国发展民族文化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深远的社会意义。内蒙古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主办的“草原文化百家论坛”的成功召开,就是以实际行动在践行着我党关于发展民族文化的精神,为推动我区民族文化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草原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发展和繁荣,这是时代赋予在座乃至今天为草原文化的建设作出努力、付出汗水的同仁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我愿和大家一起共同努力,为草原文化的传承,为草原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