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杂志总39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传承》杂志总38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传承》杂志总37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传承》杂志总36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当前文章:新巴尔虎右旗概况


    
       新巴尔虎右旗概况
     简介:新巴尔虎右旗(简称新右旗)是内蒙古自治区19个边境旗(市)和23个牧业旗之一,位于祖国东北边陲,呼伦贝尔市西部,中俄蒙三国交界处。东北部与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满洲里毗邻。国境线长515.4公里,其中:中蒙边界467.4公里,中俄边界48公里。全旗总面积25194平方公里,辖2个苏木、3个镇、1个牧场。全旗人口近5万,其中牧业人口1.5万人,蒙古族人口占全旗总人口的79.8%,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回、满等11个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新右旗地域辽阔,水草丰美,资源富足。(下图是新巴尔虎右旗行政区域图)
    


     地理位置:新巴尔虎右旗位于中国地图的“鸡冠”上,地处三界之交,与俄罗斯、蒙古两国毗邻。因为地理位置特殊,有人形象地用“鸡鸣三国”来形容它,意思是雄鸡报晓能够叫醒三个国家的人民。全旗人口近5万,其中牧业人口1.5万人,蒙古族人口占全旗总人口的79.8%,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回、满等11个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新右旗地域辽阔,水草丰美,资源富足,素有“东银西铁,南油北煤,遍地玛瑙”的美誉。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金、银、铜、钼、铅、锌、锰、铁、钨、锡、铋等十多种金属和煤、芒硝、玛瑙石、硅石、石油、莹石、石膏、石灰石、大理石、膨润土、吐腊石等非金属矿藏。已探明储量的大型矿床有白音甲乌拉铅锌矿、查干布拉根银铅锌矿、额仁陶勒盖锰银矿、乌奴格图山铜钼矿、西乌日吐山煤矿等。
     历史概况:新巴尔虎右旗(简称新右旗)作为北方游牧民族成长发育的摇篮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一万年以前的旧石器中晚期就有古人类——“扎赉诺尔人”在此生活栖息。秦代这里是江胡游牧之地,西汉时为匈奴所据。东汉时拓跋鲜卑部走出大兴安岭北麓“南迁大泽”,驻牧于今达赉湖一带。1975年6月,在克鲁伦牧场红星队发现一座古墓葬,就是鲜卑人的遗迹。隋诏时,先后属突厥、室外韦及室韦都督府管辖。辽代,隶属乌古、敌烈统军司。金时为塔塔尔部驻牧地。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后,今新右旗地域为其大北哈布图哈萨尔的封地;忽必烈建元后受辖于岭北行省和林路。明初,这里为特古斯铁木尔的牧地,后置努力尔干都司斡难河卫海拉尔千户所。清初明末,元太宜成吉思汗之北哈布图哈萨尔十五世孙布尔海统率的乌拉特部游牧于今新右旗境域内。1732年(雍正十年),为防止沙俄侵略,加强呼伦贝尔边界地区的防守,清廷从布特哈八旗内抽调索伦(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巴尔虎等部的3798人移驻呼伦贝尔草原,将其中的3000人编为索伦左、右两翼八旗五十佐。
    


     旅游文化:新右旗具有得天独厚的丰富旅游资源,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象征—呼伦湖、贝尔湖均在新右旗境内,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区“鸟的王国”—乌兰泡、巴尔虎民间祭祀——宝格德乌拉山盛会、全国唯一的知青主题广场—思歌腾广场、神奇的传说—成吉思汗拴马桩、天然浴场—金海岸以及古老的巴尔虎民俗文化等自然地理、人文景观均堪成全国一流。从2002年起,新右旗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区域优势、环境优势,以“高起点、高水平、高立意”为原则,突出草原、湖泊、湿地、民俗、民族文化等特色,实施精品战略,加快了旅游资源开发和景点建设步伐,努力打造绿色新右旗、银色新右旗,把旅游业培育成“绿色朝阳”支柱产业,全面构筑自然生态游、民俗风情游、地区人文游“三位一体”的“大旅游”产业格局,把旅游业培育成新型替代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