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海牙出生时,很不顺利,是从母亲胞衣中割生而出的。他的父亲认为不吉利,准备将他丢掉,他的母亲不忍这样做,就留下来抚养。
阿里海牙长大后,却聪颖明辨,胆略超群。但是,因家境贫穷,只能以种田为生,后来,他经常感叹到:“大丈夫应该为朝廷建功立业,怎能象小农整日在垄亩耕作呢!”
于是,他离开畏兀,到外求学,不久被推荐到皇帝忽必烈那儿做事,忽必烈即位后,阿里海牙逐渐被重用,由左右司朗中,升迁至参议中书省事。
元世祖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蒙古建立各路行中书省,阿里海牙任河南省事。
元世祖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阿里海牙与元师阿术刘整率军攻打襄阳。忽必烈下令,不要攻城要围城,迫使守城的宋朝将士主动归降。于是他们便筑起长长的土围,切断了与外部的联系,但襄阳城中储备的粮食很多,围困了五年,竟没有攻破。阿里海牙认为,襄阳和樊城,就像牙齿有嘴唇保护一样,应当攻下樊城,则襄阳就不战而降。他将自己的建议上书朝廷,忽必烈看了以后表示赞成。
元世祖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三月,元军攻破樊城的外城,宋朝守将紧闭内城,阿术率军修筑起长长的土围将城围住,隔绝了与襄阳的往来。
由于襄阳和樊城之间是由中间由木桩用铁索连接起来,中间架起浮桥,作为援兵的通讯。樊城也凭借这个进行固守,此时,阿术派人用锯锯断木桩,用斧砸断了铁链,烧毁了浮桥,襄阳守兵便无法增援,阿里海牙用大炮轰击樊城,终于将樊城攻克,阿里海牙又转向襄阳,此时由于樊城失守,城中震荡不安,宋军将士人心浮动,有不少将领越城投降。阿里海牙不主张攻城,他亲自来到城下,对吕文焕说:“吕君以孤君守城,我主很赞许你的忠心,如果投降,必定获得高官厚禄,决不会杀你。”
吕文焕听了,很犹豫,阿里海牙又折箭起誓,吕文焕终于出城归降了。后来,忽必烈任命阿里海牙为荆湖的路枢密院事,与吕文焕共同镇守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