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音乐相关知识

民族性的回归

“中国风”,最初出现在1993年内地歌手去香港拼盘演出时起的名字,现在用于很多流行歌曲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定义。比如一个歌词、音乐或者歌名里出现民乐或历史上的某一个符号化的东西,就被叫做“中国风”。比如有人写了一首歌叫《曹操》,它就叫“中国风”。从一般理解上讲,人们在命名某一种现象时,是缺乏精确性的。强调音乐中有“中国风”,和一个中国人强调自己说汉语一样令人怀疑其动机是什么。
真正流行的音乐都具有民族特色,比如刀郎、女子十二乐坊以及布仁巴雅尔。摇滚乐也没有因为摇滚是一种西方音乐而失去其中国特色,在众多纯西方式摇滚的喧嚣中,仍然有人尝试进行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结合。
崔健从一开始便在二者之间寻找一种沟通,因为当时的条件无法让崔健获得太多西方摇滚乐的信息,这让他有更多空间去运用本土音乐演绎摇滚乐。窦唯的《黑梦》是纯西方式的,《艳阳天》开始向中国式的音乐过渡,到了《山河水》已经变得很中国化了。后来,他的唱片都带着民乐的底子;“唐朝”乐队的民族化更多停留在文本层面,他们的音乐是非常西化的;何勇的《钟鼓楼》是一首很地道的北京风味的流行歌曲;到了“子曰”、“二手玫瑰”,这种中国化摇滚手法已经运用得很成熟。
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是,地下音乐向传统回归。一直以来,地下音乐是指游离于大众和商业视线之外的一种音乐形态,他们都在尝试着把流行音乐与传统结合在一起,在回归传统的暗流中,全凭自己的本事。这些乐队包括京味儿风格的“佛念”、将先锋音乐和民乐以及舞台艺术结合在一起的“什么(What)”、蒙古呼麦风格的“皮火”、民乐与摇滚结合的“南无”、把曲艺与摇滚结合在一起的“南城二哥”,还有这一群体中的佼佼者“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