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古族历来以游牧、狩猎经济为主,形成男女皆喜穿长袍、靴子的习俗。男服宽领大袖,腰系彩绸,腰带上左边带火镰、烟荷包,右边带银链银壳银把的蒙古刀,刀身掖在腰后。女装多为色彩艳丽的红绿长袍,姑娘以丝绸束腰,头扎彩巾。
呼伦贝尔的布里亚特、厄鲁特和巴尔虎蒙古族服饰既有一般蒙古族的风格,又有各自的特点。 1.布里亚特服装 男装:冬季头戴红缨角帽,额部较高,脖后较长,帽边和帽耳里是羔皮或水獭等贵重皮毛;脖子上围有长毛绒线围脖,两头分别夹进腰带。身着大羊皮长袍,大襟扣子在右侧,镶有彩边,扣子成双或三个并排(银扣或自编的);彩绸腰带扎的较低,腹部凸起,右前侧挂刀链,然后将刀身掖在后腰带上;脚蹬布里亚特式的厚毡底高腰蒙古靴。寒冬出远门或在野外放牧时外套达哈(用山羊皮或狼皮做的宽大衣),以抵御寒冷。春秋身着布袍,脚穿皮靴子。夏季,头戴呢子角帽,称为尤登,身着布夹袍,脚蹬皮靴,身披宽大的以厚呢子做成的朝布(雨衣),以防雨或防冷。 女装:女子同男子用同样的帽子和靴子,身着女式袍。女式袍又有姑娘和已婚妇女之别。姑娘袍,上身和袖子贴身,腰部有大折,下摆肥大,同上身相接处有折褶并用彩带盖上。而已婚妇女袍则袖分两段,袖口部与姑娘相似,而与上身相接部肥大,用折褶相接并在肩上凸起1公分高的褶,袖子两段衔接部位同袖口部大小相同,并用彩带盖住相接之针码。已婚妇女长袍外套坎肩,女长袍也以不同季节有得勒(大毛)、阿迪亚勒(夹的或没毛板皮)、单绸等区别。 2.厄鲁特服装 男子在以前冬着白板袍子(富者吊布面),开衩;冬季戴圆耳毡帽或草原帽,夏季戴尤登帽或用白绸、白毛巾扎头。而女子长袍不开衩。衣边有各种图案的绣花边或金银丝缝边。姑娘扎腰带,已婚妇女不扎腰带。女子以彩绸或纱巾缠头。脚蹬自己熟皮、自己制作的各季用的鞋靴,上绣有各种图案。 姑娘头发编成一条辫子,系银质花类饰品,外穿长襟坎肩。男子烟荷包、打火石等别在左侧腰带上,右侧悬挂银质刀链,将刀掖在后腰带上。右手拇指上戴一种玛瑙或银质扳指儿(射箭时用的戒指)。玛瑙或珊瑚用银子包边,钉在帽子正前面,以为装饰。 3.巴尔虎服装 普遍穿着大团图案、以绸缎为面的紫红、黄、绿、蓝色袍子,头上用白色绸布裹头,脚蹬自制蒙古靴。陈巴尔虎男子夏季头戴小圆帽(与汉族瓜皮帽相似),冬季戴四耳毡帽,脚蹬苏格里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呼伦贝尔牧区经济发展较快,蒙古族服饰变化很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青年男子着西装较多,女子仍多着民族服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