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布里亚特古歌“哎咚” 达希尼玛(俄罗斯布里亚特加盟共和国科学院藏学佛学蒙古学研究中心 教授) “哎咚”歌曲被认为是最古老而最具代表性的布里亚特民歌。它与布里亚特蒙古人祭拜长生天、大地以及山川神灵的仪式有着密切联系。演唱“哎咚”歌是古代布里亚特人“白萨满”宗教仪式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向上帝敬献伏特加酒或奶酒-- “sasali”时, 由德高望重的老者们组成歌队,咏唱“哎咚”歌。这种歌曲的旋律徐缓,演唱时采用重复的一应一答式的呼应形式。每段唱词都由徐缓的呼唤性衬词“Ai-ee-e!”开头并结尾。这是一种向至高无上的长生天的创造者--“Ai Khairkhan ”(Ai Gracious) 的祈祷形式。 每首“哎咚”歌曲都由三段组成,一轮要唱九段唱词,结束后有一段停顿时间。这时,人们向每位演唱者献上一杯伏特加酒。在饮酒之前,歌手们先用无名指把酒献上长生天和各方神灵。这样所有歌手喝完酒之后,另一轮的演唱又开始了。一次仪式上一般要进行三到五轮演唱。 这种向上帝敬献伏特加酒的礼节被称为“sasali bariha”(献洒祭酒之意)。“sasali” 一词来自源于 “saraha”, 有“洒”的意思。这是以获得某种猎物及其它利益为目的,向长生天祈祷的特定礼节。其中有一段唱词是这样唱的:“神牛(God-bull)的叫声传到我们的子孙当中,我们的歌声传到神圣的Esege Malaan耳边!”神牛图腾代表着布里亚特人的祖先“Bukhe noyon baabai”。而“Esege Malaan”则是至高无上的长生天所创造的雷神“Ai Khaikhan burkhan”。所以,领唱人员和其它合唱队每唱一段时都要把“Ai”这一词重复四遍。在一轮歌唱中,该词往往被重复一百七十二次。 “哎咚”歌的演唱需要很长时间。有时需要几个小时或甚至几天。虽然有着不同的演唱方式,但都保留着古老的演唱习俗和特定的礼仪。这些歌曲来自远古时代,它并没有产生于布里亚特地区,最初的有关宗教仪礼,也并不是在贝尔加湖地区形成的。这类歌曲产生在布里亚特还没有形成为一支独立的部落之前。 在布里亚特萨满的词汇中“哎”--“ai”一词,表示“长生天的创造者”和“长生天的呼唤者”的意思。而“咚”--“dong”则有“水”的意思。“哎咚”歌是布里亚特人从他们祖先那里传承下来的重要文化遗产。 这样,我们可以断定,这种歌曲是在元朝蒙古汗的夏宫中,进行敬献白色马奶和每年的首批奶酒(kumiss)的重大仪式上演唱的。奶酒(kumiss)指的是蒙古语中的“tsegee(n)” 或 “airag tsegee”。值得一提的是,17世纪从准格尔迁移到西贝加尔地区的“Unga”布里亚特人当中,至今还流传着“tsegeen duun”或“tsegee zugaa”等速度舒缓的民歌。这些歌曲被称为奶酒(kumiss)歌。一般情况下是由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隆重的公共场所或家庭宴会上演唱的。 以我看,流传于蒙古和布里亚特人当中的速度舒缓的歌曲起源于“Oghuz-Proto-Turkmen ”的歌曲“aidym”, 是佛教传入之前白萨满教盛行时代的产物。而“aidym”本身是从他们的祖先那里流传下来的歌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