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项目列表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
《传承》电子版
百家论坛
中国首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二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三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七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八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九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一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第十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仕奇文化园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蒙古马文化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游牧居住
民族服饰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草原牧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尔山旅游景点
电影《海林都》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项目搜索
 
 
 
     项 目 展 示  
 您现在的位置 >> 所有项目 >> 百家论坛 >> 中国第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 论 文 >> 题目: 论蒙古族知识分子心中的传统文化记忆
 
  

项目编号:
4214583517
项目名称:
题目: 论蒙古族知识分子心中的传统文化记忆
项目备注:
 
    项 目 说 明

题目: 论蒙古族知识分子心中的传统文化记忆

--以近现代历史题材长篇小说为中心

内容提要

当代蒙古人怎样看待自己的传统文化及其变迁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居于社会和时代前列的民族知识分子的反映尤为重要。鉴于此,本文旨把新时期蒙古文长篇小说中表现出的传统文化观念和历史记忆结合当今社会文化环境,阐释当今蒙古族知识分子心中的历史记忆并分析他们心中理想的民族文化景象。即,对作者着重描写的历史情景进行文化阐释,围绕其对传统文化表现出的眷恋 、炫耀 、悔恨等心理倾向,力争把握当今蒙古族知识分子的以古论今的最终心愿。

历史是属于当代人的,人们立足于现在,面向着未来,解释和建构历史。当今蒙古族知识分子也同样从今天的蒙古民族的社会政治环境的角度去回忆近现代历史。那么蒙古民族现在的处境自然会影响或决定他们对自己历史的看法。下面我们试着从"新时期"蒙古文历史题材长篇小说中选择诸多作者的情感色彩的三个焦点切入展开讨论。

一、 回味与留恋

"新时期"蒙古文历史题材长篇小说中,常常花费好多的篇幅来描写祖辈们生活的场景,而这往往是淳朴而简单的生活,甚至现代人看来显得有些落后或贫寒。但对此作者倾注了无穷的眷恋之情。例如勒勒车,蒙古包,牛羊群,这些似乎与现代性格格不入。但作者赋于了它回味无穷的魅力。还有,在很多近现代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中,把当时的草原生态环境描绘得如此完美无暇。比起现在,那时的草原也许水草丰美,花鸟宜人,但几十年或一百多年前的蒙古草原是不是真的跟作者描述的一样完美呢,当时的牧民是不是小说中描述的那样对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赞叹不已呢。显然这些不是因为历史,而是来自于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和城镇化的快速繁荣以及物质条件的提高,反而人们留恋过去的宁静,简朴,自足的生活。当时抛弃这些的时候那么简单,而如今想重新拾起的时候如此遥不可及。

如今很多牧民追求现代生活,寻找幸福拼命地往城市流动,而城乡物质条件差距越来越缩小的将来,监守自己优良文化传统的留守牧民肯定会是最幸福的人。

二、 自豪与炫耀

"新时期"是中国社会快速变迁的时代。蒙古民族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弱小民族,面临着外来文化与强势文化的巨大冲击,这就充分表现在蒙古族知识分子所流露出的民族文化危机感。作者是在历史题材长篇小说中无法直接表达出这种现代的危机感的,因此把它转换成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无限自豪与炫耀,以此唤起和笼络人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归属感,从而要达到提升民族文化的生命力的目的。在历史题材长篇小说中的对祖先的崇拜,对民族英雄的歌颂以及对民族象征的赞扬,就是为了建构民族文化的认同。例如"新时期"蒙古文历史题材长篇小说中,几乎没有不塑造蒙古族传统英雄好汉形象的长篇小说,同样每部小说离不开对蒙古马的赞扬,还有忘不了的是对成吉思汗和他的蒙古大帝国以及元代历史的提起。这些反反复复出现的,百听不厌的历史佳话,支撑着民族的传承。

因此民族文化的拯救,首先担负在民族历史的教育。让每个人理解和记住属于自己民族的辉煌的历史,带动起每个人的主人翁意识是当今最根本的历史使命。

三、 惋惜与憧憬

人们习惯于把历史比喻作一面镜子。 知识分子队伍中,作家位于对社会最敏感而且历史意识最强烈的先锋行列。他们不仅通过叙述历史来增强民族自豪感,而且与此同时告诫人们记住惨痛的历史教训。蒙古民族的近现代历史是多灾多难,坎坷曲折的。"新时期"蒙古文近现代历史题材长篇小说中,把其主观原因归结为以下的三个方面:领导者们缺乏远见;民族内部团结意识的匮乏;英雄好汉忽略了防人之心。基于此,作者的对蒙古民族未来的憧憬不外乎是对具有远见卓识的掌权者的期盼,对大家的合心协力的号召和居安思危的防范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蒙古族知识分子;历史记忆;文化憧憬

作者:梅花,女,民族学专业,讲师,博士

联系地址: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联系电话:13948810509


  • 上一个项目: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科学技术发展述论

  • 下一个项目: 传统游牧技术与自然
  • 返回上级
  • 点击数:9553 录入时间:2011/4/2 【打印此页】 【关闭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