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项目列表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世博会概况
世博会建筑
世博会纪实
内蒙古展馆
虚拟草原游
网上世博
世博影像
《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
《传承》电子版
百家论坛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仕奇文化园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蒙古马文化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游牧居住
民族服饰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草原牧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尔山旅游景点
电影《海林都》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项目搜索
 
 
 
     项 目 展 示  
 您现在的位置 >> 所有项目 >>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 虚拟草原游 >> 钦察汗国
 
  

项目编号:
3116315116
项目名称:
钦察汗国
项目备注:
 
    项 目 说 明

    钦察汗国(Qipchaq ulisi),(1219年--1502年),又称金帐汗国、克普恰克汗国、术赤兀鲁思,大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13世纪上半叶蒙古人建立的封建国家。由1243年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第二子拔都结束西征建立了东起也儿的石河(额尔齐斯河),西到斡罗思,南起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北到北极圈附近的辽阔广大的钦察汗国。钦察汗国境内居民成分复杂,社会发展水平不一。明朝推翻元朝的同时,钦察汗国拔都系主要分支被新兴起的白帐汗国所取代,而后俄罗斯开始崛起,蒙古人在中、东欧、西、北亚逐渐失去了影响力。

    中文名称: 钦察汗国
    英文名称: Qipchaq ulisi
    所属洲: 亚洲
    首都: 拔都萨莱(今俄罗斯阿斯特拉罕)
    主要城市: 拔都萨莱、苏达克、刻赤、卡法
    官方语言: 蒙语、突厥语
    政治体制: 君主专制政体
    国家领袖: 拔都
    灭亡时间: 1502年
    其他: 蒙古四大汗国之一,接受元朝册封
 

    钦察汗国简介

  1243年,术赤第二子拔都结束西征建立了东起也儿的石河(额尔齐斯河)西部,西到斡罗思-今俄罗斯西北部、乌克兰、多瑙河的下游,南起巴尔喀什湖西部、里海北部、黑海,土库曼斯坦西北部,北到北极圈附近的辽阔广大的蒙古大汗国的钦察汗国。钦察汗国境内居民成分复杂,社会发展水平不一。     由于统治民族蒙古人占少数(约数万人),因此,逐渐被周围的大量钦察、突厥蛮等突厥部族所同化,到14世纪前叶,蒙古人已使用突厥语。
   拔都西征归来后,建都于伏尔加河下游的拔都萨莱城(今俄罗斯阿斯特拉罕附近)。在汗国内,拔都的13个兄弟及其后裔各有世袭封地,拥有军队,形成了隶属于拔都及其后裔的半独立国。汗国建立后保持军政合一的统治组织,万户、千户、百户、十户既是行政单位,又是军队编制单位。拔都的兄长斡儿答及其后裔据有今西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形成了白帐汗国。   
    1255年,拔都去世。拔都之弟别儿哥在位时,名义上仍对蒙古大汗称藩,实际上汗国已成为独立国。   
    1262年和1265~1266年,别儿哥为了同伊利汗国争夺高加索地区,与埃及建立联盟,由此发展了与埃及的贸易关系,伊斯兰教文化也开始影响钦察汗国。
   1266年,别儿哥去世,拔都之孙忙哥帖木儿嗣位,得到元朝的正式册封。  
   1277年,蒙哥之子昔里吉背叛,劫走防御海都进攻的皇子那木罕,送到与海都联盟的钦察汗国拘留了数年。到1282年脱脱蒙哥嗣位时,那木罕才被放回。脱脱蒙哥和秃剌不花在位时,领有黑海北岸地区的宗王那海操纵了汗国大权。脱脱汗即位后 ,恢复了汗权。
    1302年,归顺元廷。
   1308年,元武宗册封脱脱为宁肃王。   
    1313年,脱脱去世,其侄月即伯嗣位,1314年元仁宗遣使册封,予以承认,此后双方经常遣使往来。   
    月即伯在位时,建立了中央集权,钦察汗国达到了极盛时期。汗国迁都别儿哥萨莱城(今俄罗斯伏尔加格勒附近),与伊利汗国、埃及等国通好,对外贸易兴隆。伊斯兰教在伏尔加河下游广泛传播,此后诸钦察汗都信奉伊斯兰教。   
    1357~1380年间,由于内讧,钦察汗更替了20多人。   
    1380年,白帕汗脱脱迷失控制了钦察汗国的主要疆土,成了钦察汗,从此钦察汗全都出自白帐系。   
    14世纪90年代后期起,白帐汗国那颜也迪古把钦察汗国大部分疆土统一起来。蒙古贵族对外不断进行掠夺战争,内部又互相争斗,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汗国走向衰落和瓦解。先后分裂出了西伯利亚汗国、喀山汗国、克里木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等独立国,钦察汗国中央直辖的只剩下有限的疆土,被称为大帐汗国。1502年,大帐汗国灭亡。   
    钦察汗国从建立之初就分裂成斡儿答家族、拔都家族、昔班家族、莫斡勒家族、脱花帖木儿家族,只是拔都家族实力最大,一般提到钦察汗国,都是拿拔都家族来代表。明朝推翻元朝的同时,钦察汗国拔都系主要分支被新兴起的白帐汗国所取代,而后俄罗斯开始崛起,蒙古人在中、东欧、西、北亚逐渐失去了影响力。

    钦察汗国版图

  钦察汗国的版图辽阔,东起额尔齐斯河西部,西到斡罗思-今俄罗斯西北部、乌克兰,多瑙河的下游,南起巴尔喀什湖西部、里海北部、黑海,土库曼斯坦西北部,北至北到北极圈附近的辽阔广大地方(包括诺夫哥罗德)等地。

    钦察汗国的建立

  术赤兀鲁思,称作“金帐汗国”,又称“青帐汗国”或钦察汗国,蒙古文史书称作“术赤因·兀鲁思”。1225年,成吉思汗划分了四子的封地。长子术赤的封地在额尔齐斯河以西、花剌子模以北(包括额尔齐斯河流域和阿尔泰山地区),术赤的斡尔朵(行宫)设在额尔齐斯河流域。1236年,术赤次子拔都统帅“长子军”西征,到1240年先后征服了钦察草原、克里木、高加索(到打耳班)、保加尔(保加利亚)、伏尔加河和奥卡河地区以及第聂伯河流域的罗斯各公国。被征服的这一广大地区成为拔都的兀鲁思,从1242年以后称为“钦察汗国”。汗国的疆界大致包括:东自额尔齐斯河,西至第聂伯河,南起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包括北高加索及花剌子模北部和锡尔河下游地区,向北临近北极圈。拔都把伏尔加河地区作为政治中心,在入口处建立了首都萨莱城(今阿斯特拉罕附近)。罗斯诸公国与钦察汗国为藩属关系。   1259年,蒙哥大汗去世,阿里布哥在漠北被大部分蒙古贵族选举为大汗,1260年,忽必烈则在漠南开平称帝,并发动了讨伐阿里布哥的战争。蒙古帝国的中央政权不复存在,金帐汗国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   金帐汗国是一个由各民族组成的庞杂的联合体,其中作为征服民族的蒙古族,人数甚少。东南欧,特别是钦察草原,是钦察人居住的地方。蒙古人来到这里以后,14世纪上半叶就完成了突厥化过程,突厥语和突厥文成为汗国的通用语言和文字。此外,汗国内部各地的经济发展亦不尽相同,钦察人处于封建生产关系的初级阶段,大部分人过着游牧生活,只有极少数人迁到顿河和伏尔加河下游转入定居。、克里木、保加尔则进入封建生产关系的发达时期。花剌子模具有高度发展的农业技术,过着城镇化的定居生活;克里木及其沿海城市,商业发达,可通往小亚细亚和君士坦丁堡,一直通向叙利亚和埃及;保加尔是农业国,是金帐汗国的主要粮食产地。   
    金帐汗国在东西方贸易中占居重要地位。13世纪至14世纪,欧洲同中国的贸易主要是通过金帐汗国进行的。因此,蒙古统治者特别重视商业的发展。拔都汗和别儿哥汗在伏尔加河先后修建了拔都萨莱城和别儿哥萨莱城,后来又修建了乌维克城,在札牙黑河(乌拉尔河)河口修建了萨莱契克城。
编辑本段钦察汗国之体制与机构
  钦察汗国是一个封建君主国家,军队在国家机构中占居极为重要的地位。术赤、拔都依照蒙古族的军队组织形式,在汗庭内组建了由封建上层子弟组成的军队--切薛军(近卫军),其将领享有比民政长官更为优越的地位。术赤数千(一说4000)名军士的后裔是组成金帐汗国蒙古军队的骨干力量。他们是由撒勒只兀、勤乞特、许兀真3个部队组成,此外还有奇雅特、阿勒赤塔塔尔和弘吉剌部人。军队按万户、千户、百户组织起来,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设置了特殊的布合兀勒军职,负责军队、军需和战利品和调配。   
    钦察汗国的军权和民政密不可分,汗庭与各州的政权组织形式既仿照了蒙古族原有的形式,又结合了当地的实际情况。主持汗庭的民政官员称作“维西尔”(宰相),下设各底万(部),受其管辖。札鲁忽赤和达鲁花赤是专管法律和掌管国库税收的行政长官,均由蒙古人担任。各州设总督和达鲁花赤[附图:蒙古大汗国版图(蒙古文)]。   
    钦察汗国被视作蒙古帝国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系的兀鲁思,所以,汗国内的牧民、农民和城市居民均被认为是术赤家族的成员。汗庭把百姓连同土地分配给诸王和那颜。蒙古和钦察牧民以阿寅勒(户)为单位经营个体的游牧经济,在领主分配的牧场上放牧,为领主服各种劳役。游牧民以钦察人居多数。农业区和城市以征收税赋的方式进行,汗国的收税事项往往交由花剌子模商人承办。   
    蒙古人征服罗斯各公国后,并没有把它们直接划入钦察汗国疆域之内,而是保留了其一定的自治权,二者尚属藩属关系。罗斯国大公或其他王公须得到金帐汗的恩准才能即位,并且处于汗政权的监督之下。每当罗斯王公即位时,金帐汗要指定罗斯大主教或委派汗的全权代理人主持即位仪式。用汗的名义立为王公的人,须受汗委派的八思哈监督,蒙古统治者每年向罗斯各公国按人口征收什一税和商税,称作贡赋。别儿哥汗和忙哥帖木儿汗在位时,曾在罗斯公国进行过两次人口登记,以确定纳贡数量。除了贡赋外,还要为汗庭提供车辆、饲料,服驿役和兵役等。只有僧侣免纳贡赋、不服劳役。罗斯王公还不定期地给汗、汗妃及其近臣们馈赠贵重礼物。   
    钦察汗国和伊利汗国,以高加索之打耳班为两国的分界线。当旭烈兀出征伊朗和报达(巴格达)哈里发时,别儿哥汗曾出兵援助。别儿哥汗经阿八哈汗的同意,在帖必力思修建了大清真寺,并开设了纺织工场。后来,阿塞拜疆成为两国争夺的焦点,彼此发生过战争,别儿哥汗对伊利汗国的征伐以失败告终,占领外高加索(主要是阿塞拜疆)的目的没有实现,埃及的马木鲁克王朝乘机向金帐汗国表示友好,开展积极的外交活动。因为,蒙古伊利汗国辖有埃及的邻国叙利亚,以美索不达米亚为两国国界。强大的伊利汗国的存在,对埃及是个威胁,因此,马木鲁克王朝通过不断派遣使者,送珍贵礼品等办法与金帐汗国建立了友好关系。   1320年,埃及算端(国君)篾里·纳昔儿聘娶金帐汗国属成吉思汗支系的一位公主为妻。而拜占庭皇帝劳斯卡利斯不甘心金帐汗国和埃及的强大,竭力支持伊利汗国。1271年忙哥帖木儿汗发动了对君士坦丁堡的远征,劳斯卡利斯没有应战就请求讲和了。
编辑本段钦察汗国的城市与工商业简介
  13世纪至14世纪,钦察汗国的许多城市,如克里木的苏达克、刻赤、卡法,阿速夫海的阿咱黑(阿速夫),花剌子模的兀龙格赤以及保加尔、必里牙儿等城市有了很大发展。有的经过复建,超过了原来的规模,如兀龙格赤重建后,成为东方的最大城市之一。在金帐汗国统治时代又新建了一些城市,如克里木(今旧克里木城)、伏尔加河上的拔都萨莱与别儿哥萨莱、北高加索的马札儿城等。由于汗国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与邻国的贸易往来,使各城市的商业很快发展起来,特别是别儿哥萨莱城。根据1333年到过该城的阿拉伯旅行家伊宾·巴都塔的记载:“萨莱城是最美丽的城市(之一),这个城市规模特别大,建在平坦的土地上,城里人众拥挤,到处有漂亮的市场、宽阔的街道……城中有十三座举行礼拜的清真寺……城中〔居住着〕不同的民族:蒙古人(他们是国家真正的居民与统治者,其中一些是伊斯兰教徒)、信奉伊斯兰教的阿速人、钦察人、契尔克斯人、俄罗斯人与拜占庭人(他们都是基督教徒)。每个民族分占一定地区,有自己的市场”。月即伯汗统治时代(1312-1341年)是别儿哥萨莱城最繁荣的时期,人口达到10万以上。城内建有街坊,每一个街坊从事一定的手工业生产,有制造铁器、农具、青铜器的作坊,其中以制作皮革和毛纺品最为发达。城内还有规模较大的熔矿厂等。   
    钦察汗国与外国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人有俘虏,亦有当地手工业者和自愿从中亚、高加索、克里木,甚至从埃及等处来的手工业者。13世纪至14世纪时,在金帐汗国各城市已形成了具有世袭权的手工业者居住的街区。   
    拔都萨莱、别儿哥萨莱、兀龙格赤、保加尔、克里木等城市,是东西贸易的集散地。根据《金帐汗国兴衰史》记载,中国、中亚以及欧洲的商品都运到这些城市,通过这里再运往东西方各国。14世纪时,丹纳(阿速夫)城与苏达克城享有同等地位,这里的贸易被威尼斯商人所操纵。克里木及其港口是联络东西方的枢纽,从克里木出发,到兀龙格赤,再转向河中方向,可到达布哈拉和撒马尔罕;从兀龙格赤出发,通过草原,经讹答剌与阿力麻里,可到达大都(北京)及哈剌和林(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境)。还有一条通往中国的商道:丹纳-萨莱-兀龙格赤或萨莱-讹答剌-阿力麻里-甘州-大都,整个行程需要9个月。   
    贩马贸易在汗国的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钦察草原的马可以运往各国,其中以印度居多,贩马商队最多时可贩运6000匹。15世纪上半叶,钦察草原的一个商队向伊朗赶运了4000匹马,每匹马价值100底纳儿以上,从中获利达四成左右。   
    商人在钦察汗国的政治生活中占有特殊地位。13世纪和14世纪,商业集团--斡脱商,是汗的商业代理人,这种商人大部分与朝廷合股经商。斡脱商不仅投资于各种商业与手工业企业,而且还包办整个州或城市的税赋。斡脱商接近朝廷,谋取重要官职,并常担任使节。朝廷需要金钱时,则向商人借贷。
编辑本段钦察汗国之盛衰与分裂梗概
  当初在钦察汗国内,拔都的十三个兄弟及其后裔各有世袭封地,拥有军队。蒙古军事贵族统辖的万户、千户、百户、十户既是行政单位,又是军事单位。拔都的兄长斡儿答及其后裔据有今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形成了白帐汗国。贵由汗去世后,拔都支持蒙哥夺取大汗位,打击窝阔台、察合台两系势力,乘机占有河中地区。   
    1255年,拔都去世。拔都之弟别儿哥在位时(1257-1266),名义上仍对蒙古大汗称藩,实际上汗国已成为独立国。别儿哥因同伊利汗国争夺高加索地区,无力东顾,于是河中地区被察合台之孙阿鲁忽占领,别儿哥便支持窝阔台之孙海都对阿鲁忽作战,帮助海都崛起。   拔都之孙忙哥帖木儿继位(1266-1282),得到忽必烈的正式册封。1277年,蒙哥之子昔里吉背叛元朝,劫走皇子那木罕,送到与海都联盟的钦察汗国拘留了数年。直到1282年脱脱蒙哥继位时,那木罕才被放回。   
    1302年,钦察汗国脱脱汗出兵协助元朝攻打察合台后王笃哇、窝阔台后王察八儿,笃哇、察八儿战败,归顺元朝。1308年,元武宗遣使册封脱脱为宁肃王。   
    月即伯继位钦察汗(1313-1341),1314年元仁宗遣使册封,予以承认,此后双方经常遣使往来。1336年,月即伯遣使请求领取分地岁赐以赈给军站。    1337年,元廷专设一总管府掌管术赤后王平阳等处分地岁赐,每年按额发给。   
    月即伯在位时,汗国达到极盛时期。迁都到别儿哥萨莱城(今俄罗斯伏尔加格勒附近),与伊利汗国、埃及等国通好,对外贸易兴隆。伊斯兰教在伏尔加河下游广泛传播,此后钦察汗都信奉伊斯兰教,部分蒙古牧民也伊斯兰化。   随着势力的增强,金帐汗国各万户几乎逐渐演变成为独立王国,形成与汗庭相抗衡的力量。14世纪中叶,汗国内部又出现了新的争端,万户们互不协调,各自为政,汗庭权力日渐削弱,从1357至1381年间共更换了20个汗。14世纪末,金帐汗国呈现衰败局面。花剌子模、克里木、保加尔逐渐从金帐汗国中分裂出去,金帐汗国同时又遭到中亚帖木儿帝国的侵袭。到15世纪时,钦察汗国已经分裂成为八个独立的小汗国,相对独立的国家。   
    喀桑汗国:领地建在卡马河和伏尔加河汇合处,首都设在喀桑城。保加尔人是该汗国的主要居民,由术赤后裔统治。   
    诺该帐汗国:领地在乌拉尔与伏尔加河之间,蒙古人是当地的主要居民。   
    克里木汗国:领地在克里木半岛,该国是从金帐汗国分离出来的诸汗国中最强大的一个汗国。   
    西伯利亚汗国:领地在乌拉尔山以东,沿托波尔河一带地区。蒙古人是当地的主要居民,从事牧业、农业和狩猎业。   
    阿斯特拉罕汗国:领地在伏尔加河下游,居民主要从事牧业,渔业和狩猎业次之。   
    大帐汗国:占有伏尔加河和顿河之间的吉什特-钦察地区。   
    钦察汗国的正统汗位由大帐汗国继承,但他的实际地位同于其他汗国。1472年,阿合马汗发动了与莫斯科公国的战争,战争以阿合马的战败而告终。    1480年,阿合马再次出兵进攻莫斯科公国,强迫其纳贡。由于阿合马的同盟军立陶宛大公未能如期出兵援助,致使阿合马到乌格拉河后撤兵,回到伏尔加河下游时,被诺该帐汗国人杀死。蒙古人对罗斯公国的统治到此结束(统治时间长达240年)。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期,卡马河沿岸和乌拉尔地区被罗斯公国占领。16世纪50年代,沙皇伊万四世统治时期先后占领了喀桑、阿斯特拉罕、克里木三个汗国。金帐汗国领土全部并入莫斯科公国领地。


  • 上一个项目: 前往额济纳旗的方法

  • 下一个项目: 察合台汗国
  • 返回上级
  • 点击数:24180 录入时间:2011/3/1 【打印此页】 【关闭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