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项目列表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
《传承》电子版
百家论坛
中国首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二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三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七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八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九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一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第十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仕奇文化园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蒙古马文化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游牧居住
民族服饰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草原牧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尔山旅游景点
电影《海林都》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项目搜索
 
 
 
     项 目 展 示  
 您现在的位置 >> 所有项目 >> 百家论坛 >> 第十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 论坛主题 >> 大召寺
 
  

项目编号:
121011384716
项目名称:
大召寺
项目备注:
 
    项 目 说 明

       大召寺是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玉泉区南部的一座大藏传佛教寺院,属于格鲁派(黄教)。大召寺其中“召”为藏语寺庙之意。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为“无量寺”。因为寺内供奉一座银佛,又称“银佛寺”。大召寺是呼和浩特最早建成的黄教寺院,也是蒙古地区仅晚于美岱召的蒙古人皈依黄教初期所建的大型寺院之一,在蒙古地区有大范围的影响。



       大召寺是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于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主持创建的。公元1580年建成,是呼和浩特最早兴建的喇嘛教寺院,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设活佛的寺庙。因康熙皇帝曾在此住过几日,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僧侣们取消了活佛的转世规定。



      大召不仅是一处佛教圣地,而且还是一处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辉煌的召庙建筑、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以及神秘的恰木舞蹈和佛教音乐,构成了大召独特的“召庙文化”。大召的建筑物现存有山门、过殿、经堂、九间楼及佛殿等,其中经堂和佛殿紧紧相连在一起,通称为大殿,佛殿内有造像和壁画。那座银佛像经历四百年的苍桑变化,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清朝顺治皇帝迎达赖五世赴京时,曾歇宿于大召内,后康熙皇帝铸“皇帝万岁”金牌供于大殿银佛之前,大召则被尊为“皇庙”。



      大召的珍藏品极为丰富,银佛、龙雕、壁画成为大召的“三绝”,是明代的历史遗物,具有极高的工艺水平和观赏价值。大召有明宣德炉,清康熙皇帝用过的龙凤孔雀伞,康熙皇帝时皇宫的8个珍珠八宝宫灯,康熙皇帝的“万岁龙牌”,清乾隆皇帝赐的鎏金财神,明清两代唐卡以及宗教活动使用的各种法器、面具等都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投巨资对大召进行了大规模修缮,寺金碧辉煌,古色古香;香火鼎盛,法号齐鸣。重现了明清年代“召城”的风采。大召西侧是保留完好的明清一条街,青砖灰瓦,飞檐斗拱。收到众多导演的重视,成为古装片拍摄的外景地。这里的历朝古玩、字画、玉器及蒙古族皮画、铜具等手工艺品遐尔闻名。



  • 上一个项目: 内蒙古博物院

  • 下一个项目: 响沙湾
  • 返回上级
  • 点击数:10960 录入时间:2015/12/10 【打印此页】 【关闭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