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项目列表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
《传承》电子版
百家论坛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仕奇文化园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蒙古马文化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鄂温克族自治旗
红色旅游—阿荣旗
新巴尔虎右旗
新巴尔虎左旗
陈巴尔虎旗
鄂伦春自治旗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额尔古纳市
根河市
牙克石市
扎兰屯市
满洲里市
海拉尔区
游牧居住
民族服饰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草原牧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尔山旅游景点
电影《海林都》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项目搜索
 
 
 
     项 目 展 示  
 您现在的位置 >> 所有项目 >>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 鄂伦春自治旗 >> 景区风光
 
  

项目编号:
51910371016
项目名称:
景区风光
项目备注:
 
    项 目 说 明

景区风光

阿里河国家森林公园

阿里和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政府阿里河镇。由相思谷原始林风景区、伊勒呼里山阿里河源头风景区、仙子湖风景区、窟窿山风景区四个景区组成,总面积248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4%,其中原始林占总面积的43%。其中相思谷原始林风景区是阿里河国家森林公园重要组成部分,景区规划占地10.75平方公里,内有阿里河林区仅存的600多公顷原始林带。主要景点有:(1)鄂伦春风情园。以鄂伦春民族风情为主调,其具体由撮罗子,赛马场、弓箭射猎场、鹿园4个景区组成。(2)奎源度假村。以蒙古文化的成吉思汗行营,欧式建筑木屋群,露天浴场,林业生产示范观赏区4个景点组成。(3)森林小火车原始生态圈。全长5公里,沿途根据景观状况共分5个车站,即奎源、野猪林、狼窝掌、黑熊窝、相思谷车站。(4)乳泉溅游览区。以连心桥、木草亭、乳泉溅上游划船区、森林氧吧四部分组成。为观赏、怀古、休闲、餐饮一体化的综合性景区。总之,四季环境优美,古朴原始,人文文化纯厚,民族风情独特。

布苏里北疆军事文化旅游区

布苏里山庄原苏联称谓嘎仙沟军事基地,是东北最大后勤军事基地。1999年,部队撤出军事基地交付地方看管。区域内属于典型的寒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以落叶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水草茂盛,各类飞禽走兽出没在其中,山势浑圆绕曲变形,适合旅游。

各个馆场简介:陈列馆:部队遗留下的军用沙盘及作点图版.林彪元帅及叶剑英元帅等领导的题词,部分展厅讲述着基地的发展历史。指挥部: 基建初期指挥工作人员居住的地方,该房舍穹项靠山,外形具有西北窑洞风格﹑内部设有火龙﹑火坑,具有典型的北方取暖特点。生活方面:拥有高﹑中﹑低档客房120张床位,就餐以山野﹑农家特色为主。豪华别墅.大型洗浴,会议室座落于山林间,环境优雅.空气清鲜。原始森林区: 由于受部队多年封闭管理,布苏里原始林区是一块不多见的原生态的林区,还有黄芪﹑不老草﹑枸杞﹑贝母﹑半枝莲﹑防风﹑柴胡﹑艾高等,众多野生草药.林木产品丰富,能采摘棒蘑﹑桦树蘑﹑油蘑,是大兴安岭原始的天然植物园。将军楼: 叶剑英元帅曾两次下塌于此,沈阳军区历任领导都曾经居住于此。军火库: 该洞全长420米﹑宽8.2米﹑高4.4米. 曾经存有火焰喷射器.弹药,该洞为U型悬浮式洞体,并冬暖夏凉。导弹库: 曾存有地对空短程导弹,后期也仓储过部分的坦克和大炮。前线驿站: 部队当时在此修建的是军需中转站,后期改建为前线驿站。鲜卑洞简介: 该洞是鄂伦春族占珠梅为保护抗联将军王明贵躲避日军的藏身之洞,部队开发时曾有古人遗物,故一直未存放任何军用物资,据此,该军事基地为王明贵将军亲自选定。北国第一哨: 1969年沈阳军区为表彰08哨所,请前任军委副主席林彪题词的北国第一哨,是营级哨所也是全国最高级别的哨所。地下油料库: 是存储军队机械所需求的全部油料,该库曾获全军优质奖。人工湖: 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背景的湖畔,苍松滴翠,湖水清澈。

达尔滨湖国家森林公园

达尔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自治旗诺敏镇境内,诺敏河与毕拉河流域中上游,是大兴安岭唯一的大峡谷,森林覆盖率达75.3%,景区由达尔滨罗、神指峡、石海滩地、四方山天池等组成,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科考、探险、生态旅游、避暑疗养的胜地。

 

达尔滨湖湖面方圆15平方公里,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2公里,湖最深处有10多米,呈椭圆形,是由古代火山喷发的熔岩堵塞河谷形成的堰塞湖。湖面四周环山,层峦叠嶂。黑石砬子、褐石砬子,奇峰突兀,纹理斐然,还有红、黄、褐、绿等五颜六色的火焰石。湖畔奇石嶙峋,在奇石块上披满藓苔,在断裂的石缝里长满了花草。湖的四周是浓密的原始森林,湖面四周还有粉红色、浅红色的水浮莲花、白色菱角花,湖面时而鱼跃。还有野鸡、鱼鹰、鸿雁、乌鸡、松鸡、啄木鸟、丹顶鹤等珍禽。

地貌形成:据考证,在远古时期,这里曾是原始海洋,科学上称之为蒙古海槽,在石炭纪末期由于地壳的剧烈变化,出现了海陆交互地层、二迭纪发生了海底运动、发生强烈褶皱、海水全部退出。地层断裂和火山的不断喷发使本地区的地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有玄武岩溢出,后经不断夷平剥蚀才渐形成今天的地貌。是林中海的“天然公园”。

鄂伦春民族博物馆AA景区

鄂伦春民族博物馆位于阿里河镇中心地带,建筑面积2800多平方米,分设有鄂伦春民族博馆、鄂伦春自治旗50年成就展馆和鲜卑民族博物馆。鄂伦春民族博物馆内,分为林海猎民、攫取经济、传统工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五个部分,以实物形式直观地展现了鄂伦春民族在定居前的生活模式和狩猎文化鄂伦春自治旗50年成就展馆,用鄂伦春自治旗成立50年里各阶段发展变化的图片,一目了然地把鄂伦春自治旗50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出来。

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AA级)

嘎仙洞位于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部,占地面积15819公顷。园内四面环山、碧波涟漪、青山绿水。其他峰峦层叠,树木参天。园内嘎仙河长25公里,平均水深0.4米。洞在峭壁之上,高出平地约5米,洞口西南向,南北长90多米,东西宽27米许,高20余米,相传为仙人洞府。洞内西壁距洞口15米处,有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摩崖铭刻。园内有人工湖、长廊、欧式房、蒙古包、斜人柱等构成了独特风景的自然风光和具有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据《魏书》载,乌洛侯国世祖真君四年来朝,“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北魏大武帝拓跋杰派中书侍郎李敞去祭祀,并“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现存铭刻的文字共201字,与史籍记载的祝文基本相符,证实为北魏王朝承认的拓跋鲜卑发祥地。洞内堆积有较丰富的文化层,对于研究拓跋鲜卑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魏书》载,乌洛侯国世祖真君四年来朝,“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派中书侍郎李敞去祭祀,并“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现存铭刻的文字共201字,与史籍记载的祝文基本相符,证实为北魏王朝承认的拓跋鲜卑发祥地。洞内堆积有较丰富的文化层,对于研究拓跋鲜卑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嘎仙洞的传说: 相传很早以前,这里是一片原始森林,夏季,苍松翠桦浓荫蔽日,遍地野花盛开,灿烂似锦;冬季,皑皑白雪盖山林,一片银色世界,林海雪原中自由奔驰着各种动物,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人,世世代代在这里过着和平、幸福的生活。 忽然有一天,出现了一个躯体庞大、面目狰狞的吃人恶魔。它住在山巅崖的一个山洞里,窥探着人们的行动,只要发现猎人进入森林,它就伸出魔掌将人残害,鄂伦春人受害者不计其数。勇敢的鄂伦春人为了消灭这个恶魔,多次组织青年猎手上山去和它格斗,但都由于它的妖术厉害而失败了。鄂伦春人并未因此丧失斗争的勇气和信心,就这样一直斗争了许多年,鄂伦春人始终不渝的斗争精神终于感动了上天的嘎仙。 嘎仙与恶魔比试,先让恶魔将洞口的一块石头搬走,结果恶魔输了,他们又比试箭法,嘎仙将石头的正中心射穿了一个车轮般大的一个圆孔。恶魔看到嘎仙的本领比自己强大,就逃之夭夭了。 人们怕恶魔再次返回森林,就在它住过的洞口塑了一尊手持弓箭的嘎仙石像。果然,恶魔三次过海眺望,看见嘎仙屹立的雄姿就不敢回来了。从此,鄂伦春人自由地在大兴安岭的丛山密林中打猎、生活。 为了纪念为民除害的嘎仙,人们把恶魔住过的山洞改名为嘎仙洞,把大石头上有窟窿的那座山取名为窟窿山。

兴安森林公园

兴安森林公园被称为“北疆第一园”,公园位于克一河镇境内,占地2600公顷,是林区第一座植物园。此园设计独具匠心,融营林实验、科学研究和观赏浏览于一体,园中共有自然和移植植物420余种,饲养大兴安岭野生动物30余种,从远处看,“十鹿奔春”雕塑在阳光照射下,银光闪闪,蔚为壮观。由植物园区、钢索吊桥、山顶兴安阁、千级石阶、野生动物养殖区等景区组成,具有旅游、科研、教学、健身等各种功能。

进入园门,人工修成的弯弯曲曲的园林小路犹如一条黄色的带子飘在山林中,4000余株云杉翠柏环绕在曲径两旁,通向园中吊桥。园内分为高山游览区、草木本植物观赏区、引种区、移植区和游览区五大部分,以吊桥为中心,向周围辐射。每到春天,“杜鹃花开处处红,子规啼春声声闻”。园中吊桥横跨于克一河河水之上,长153米,宽3米,整座桥身由八对大红柱子支撑,千条钢索铁链拉起,气势宏伟,别具一格。每根桥柱嵌有名诗佳句,上饰奔腾飞鹿。

桥头东北侧建有一座多功能的植物、动物标本室,桥头西北端有一棵移植的千年古树,树干上,写有“北疆第一园”和植物园赋,桥两侧各有一个亭子,东侧亭子修建在假山上,吸引众多的游人在此游览。吊桥西侧便是一人高的石刻“十二生肖像”,环绕修建了动物观赏区,穿达吊桥,拾级而上,两条蜿蜒陟峭的石径殊途同归,可达山顶,石级两旁绿树掩映,各种花卉争奇斗艳。登山途中偶有一凉亭供游人歇脚。登完1060级台阶便到达山顶,山顶的平台上、建有一大型露天体育场,一座娴淑宁静的“森林女神”雕塑,象征着和平宁静。

山顶上还修有一座20多米高的亭塔“兴安阁”。登上塔顶,林海小城一览无余。此时,杜甫《望岳》的意境油然而生。头上白云悠悠,山下云雾缭绕,如身临人间仙境。
 

 


 

 


  • 上一个项目: 自驾旅游线路

  • 下一个项目: 鄂伦春的历史沿革
  • 返回上级
  • 点击数:8305 录入时间:2014/5/19 【打印此页】 【关闭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