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项目列表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
《传承》电子版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1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二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三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四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五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六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二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三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四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二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三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四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五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六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3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3年第二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五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1年第三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1年第四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1年第五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1年第六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3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3年第二期
百家论坛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仕奇文化园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蒙古马文化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游牧居住
民族服饰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草原牧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尔山旅游景点
电影《海林都》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项目搜索
 
 
 
     项 目 展 示  
 您现在的位置 >> 所有项目 >> 《传承》电子版 >>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1年第六期 >> 科尔沁蒙古人的正月
 
  

项目编号:
8512494516
项目名称:
科尔沁蒙古人的正月
项目备注:
 
    项 目 说 明

科尔沁蒙古人的正月

                                                       撰文/包•额尔德木图

    拜年   蒙古人称农历正月为“白月”(Shagan sar)。

    有关正月的一个传说。原来,这个月份是一年之中最为贫穷,人畜最易得病的病灾之月,所以,人们称此月为“黑月”(Har sar)。后来,蒙古人以崇尚白色,将黑月改称白月,图个吉利,把它排在一年十二个月的首位。所以,人们在大年正月的日子须说吉利的话,希望听到长辈人的祝词和赞扬词。这个月,忌讳吵闹,人人高兴,吃最好的食物,什么活儿也不干。

    大年初一  人人争着领先拜年。按理,应当在黎明时分拜年。据老者说,人世上的佛尊们在腊月廿三日上天,与老天父一起拜完年,到黎明时分回到人世与人们拜年。所以,很多人为了抢先,鸡叫一遍就张罗拜年。如果比别人早拜年的话,在一年里会特别走运,生活工作一切顺利。

    这里所说的“天父”,是蒙古人古老的称呼,叫做“tengri abv”。汉族人称“老天爷”,而蒙古人为什么称“老天父”呢?是因为汉族人是农耕文化,他们的生产生活主要是创造第二个“自然”。种地,首先平整土地。把自然长在地里的草木之类全部拔除,把凹凸部位平整成得心应手的农田。这是在破坏原始的自然。汉族人在远古时代也是崇拜大自然的,那个时代这么整,是害怕上天的惩罚,所以,称上天为“老天爷”,意思是“敬而远之,少惹其麻烦”的意思。可是,蒙古人的生产生活是游牧文化。他们靠天吃饭,利用第一自然,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草原。所以,他们对上天表示亲热,称其为“老天父”。

    拜年,首先在子夜时分,到院子当中点上烽火,全家老幼围绕着烽火,按时针正反方向各绕三圈。家长斟满酒杯,朝天奠撒,迎接从天堂下来的诸佛尊。到寅时,全家老少再次到院子中央,摆上招财筒,科尔沁蒙古人称其为“大拉里根 苏拉噶”(Dalalgen sologa)。筒里装上灰,在上面点上香。由家长领着向四方磕头。科尔沁蒙古男人与未嫁姑娘拜天,必须扎好腰带子,戴好帽子,双手不合十,双膝跪地,双手撑地,点头为礼。妇女拜天,扎上头巾,不扎腰带,双膝跪地,左手撑地,右手张开往上接近右太阳穴时,头稍微往下点,称这种拜法为“谢木西格勒讷”(xamxiglena)。拜成吉思汗,拜祖先,拜长辈都要遵守这种规矩。拜完天,回到屋里,往火盆里上香,上黄油、炒米、红枣、点心等美食,全家老少一起磕头。拜完火神后,拜佛尊。拜完佛尊后,按辈分一一礼拜。首先向最高长辈斟酒,献哈达,磕头。长辈接收哈达与酒,祝福下辈众人:

     祝你们大家
     种地则丰收
     养畜则更盛
     子孙越繁衍
     家业更兴旺
     生活更富裕
     更加幸福快乐!
    
     祝你们大家
     祝你们的脚踏处生金
     祝你们的磕头处生银
     寿禄双全
     富源永存
     鸿运升腾
     幸运常在
     无穷永富
     勿老年轻
     无损永固
     无死永生
     如日月放光
     似花叶繁茂
     幸福又长寿!

    长辈以最吉利的话祝福之后,双手张开打招呼:“请起!请起!”磕头拜年的人随即起身,为首的一位向前一步,将手掌扣于长者的手掌,问:“过年好?”长辈回答说:“好!好!”并说:“祝你们大家贵如金钱!”把事先准备好的钱拿出来赏赐给大家。小辈们接收赏赐后,再次磕头致谢,长辈又一次祝福。这样,依次按辈分和岁数的大小,小的向大的磕头拜年。接受拜年的也依次祝福。俗话称“蒙古人注重吉利”,专门选吉利的话来祝福拜年者。拜年者如果是个未成家的男青年,接受拜年的人祝福他:

    “祝你娶到位
     灵巧媳妇!
     祝你的牛羊满山
     五畜兴旺!
     祝你种到一片
     肥沃丰收的好地!”
     拜年者如果是一位未出嫁的姑娘,接受拜年者就祝福她:
     “祝你嫁到一位
     如意郎君!
     像太阳那样
     光明幸福!
     像月亮那样
     明亮生活!”
     拜年者如果是一位新媳妇,接受拜年者就祝福她:
     “祝你子孙满堂
     牛羊满圈!”
     拜年者如果是一位牧民,接受拜年的人就祝福她(他):
     “祝你放牧在南山上的牛羊
     繁衍成十万!
     祝你富有的盛名
     传遍草原!
     祝你放牧在北山上的牛羊
     繁衍成二十万!
     祝你富有的盛名
     传遍家乡!”
     如果拜年的人是个农民,接受拜年的人就祝福他:
     “祝你种在甸子上的地
     打下五十石!
     直到台州锦州之地
     拉也拉不完!
     祝你种在坡上的地
     打下一百石!
     直到锦州易州之地
     美名远扬!”
     拜年者如果是一位小学生,接受拜年者就祝福她(他):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将来要成
     好先生(好老师)!”……

    太阳升起,带上新年饭,首先向本村高寿长者拜年,接受他的祝福。对拜新年的人,要赐给一些礼物或者食物。如果是小孩子,起码给一些糖块等。

    大年初一,走出大门之前,多数人要举行一种叫做“出行”的仪式。为了新的一年,诸事如意,按本人的生辰八字,选择适宜的方向,拿着一种器皿,走一个来回,如可以挑水,也可以搬牛粪。

    考察大年初一一整天,以判断这一年的年景如何。如,黎明时没有云雾或风雪的话,称这一年孕妇比较安全;太阳升起时,气候温和,天色晴朗的话,这一年婴幼儿无什病恙;中午时分晴朗的话,这一年中年人走运;有云或风雪的话,要么发生争战,要么赋税加重;刮西南风则疫情重;刮东南风则加赋税;刮西北风则年景顺;刮东北风则闹灾荒。

    大年初一,家家换上“风马”(Hi mor)。“风马”是印在白布上的飞马图。“风马”在上,“砂里滚 西木格”(SHargon ximug)在下。在房子的西北角立上一根杆子,“风马”和“砂里滚 西木格”安在这根杆子上,类似旗帜。换上了“风马”,一年会走运。

    大年初一早晨摆的桌子,一整天不许移动。凡来拜年者,均坐现成的桌子旁喝酒用餐。这一天,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年轻小伙子和姑娘们成群结伙,欢快地玩嘎拉哈或游戏。有的跳起安代舞,有的拉拉民歌,有的猜猜谜语,还有的男青年摔跤、顶膝盖、踢毽子、捉迷藏……。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天天这样玩。称其为“放劳斯尔”。

    大年初一不出本村。绝对禁止家里吵闹,也不准在外吵嘴,特别小心防备被别人辱骂。忌讳失手砸烂器皿。尽量穿新衣服。这些,都是预祝新的一年里平安如意。

    农村称这一天为鸡的专日。这一天天气好的话,本年度养鸡会走运。如果天气不好,干脆不养鸡。

    正月初二,科左地区有些人家提倡大年初二动工。女人们拿出针线,象征性的干点活儿。男人们上野外,察看牛羊牧群,整理羊草。学生开始读书。新婚人家让新媳妇回娘家探亲。到外村拜年的人都在这一天启程。

    农村称这一天为鸭的专日。初二天气好,养鸭人家就高兴。天气不好,养鸭者生闷气。

    正月初三,称这一天为“开口日”(Anggarhai edur)。不外出,在家里玩或在本村过一天。科左地区的人们包边食(饺子)吃,破除“开口日”。

    农村也称今天为狗的专日。看天气的好与坏,判断养狗好不好。

    正月初四,农村称今天为猫的专日。

    正月初五,称今天为“破五日”。与初三一样,尽量不做任何活儿。也吃边食。整个科尔沁地区一样。

     农村称今天为猪的专日。

    正月初六,农村称今天为羊的专日。

    正月初七,农村称今天为人的专日。俗话说“正月初七刮西南风,棺材铺子要摆酒宴”。这一天,人们为庆祝自己的专日,在家里吃好的,啥事不干,遵守“七不出,八不进”的民俗,初七日不外出。

    正月初八,科左地区在今天星星显形的时候,要祭星星。据说在今天,专司星星的太白金星下凡私访。老人们称,人间的每人都有一颗星,正月初八祭星星,讨好太白金星,也就等于为自己的星星铺平了道路,一年保平安。

    农村称今天为马的专日。

    正月初九,农村称今天为瓜果专日。

    正月初十,科左地区称今天为“黑日”。必须多做善事、好事。这一天,人们所做的善事、恶事、好事、坏事的因果比其他日子深重得多。

    这一天,人们均做好饭好菜,提倡吃白色食品,如奶豆腐、黄油、乌如莫、炒米等。

    农村称今天为蔬菜的专日。凡值专日,忌讳杀或出卖本物。

    正月十三,科右地区称今天为“洋公忌日”。有什么急事也尽量不出门为好。

    科左地区称今天为“隐居山洞的甸齐(Dianxi)坐禅开斋日”。据说,古代隐居山洞的甸齐,一旦坐禅,就三百六十天不说话,到正月十三的这一天才说话。所以,在今天多做福缘之事为好。

    寺庙正月初一要开新年拜年会。附近的施主均到寺庙参拜诸佛与喇嘛。喇嘛的亲戚也都去探望他们。喇嘛们撒给参拜者神水和阿迪斯(Adis)。正月初二,寺庙要开祭神大会。从初八到十五,寺庙举行正月的祝福会,很多信徒与施主聚集到会。

    正月十五,凡是寺庙几乎都跳神(跳察玛),附近村屯的人们争相去看。

    正月十六,农村称今天为“黑日”(Har edur)。年轻人们争相早起,趁太阳升起以前跑到姐夫或嫂子家,拿锅灰染其脸面。村子里往往出现年轻人互相追逐的热闹场面。据老人们说,谁能染到别人,他(她)们家的谷物不长乌米。谁要是被染上,她(他)们家的谷物就长乌米。

    正月廿五,科尔沁农业区称今天为“天仓日”。据说,老天父在今天开仓,赐给人间一年所用的衣食住行之物。所以,人们起得早早起,在自己的家园里用灰画上好几个圆形粮仓,在其中放上五谷杂粮。等太阳升起的时候,把所放的五谷杂粮收起来,掺合到本年种的种子里,预祝今年收成大增。

    今天吃好饭。给孩子们赏赐奶豆腐和用乌如莫、黄油拌的冻炒米,称其为老天父的恩赐。科尔沁人的正月习俗,具有很明显的“农牧文化”特色。

 

 

 

 

 

 

 


 


  • 上一个项目: 春节

  • 下一个项目: 过年——记忆中的“查干萨日”
  • 返回上级
  • 点击数:12623 录入时间:2013/8/5 【打印此页】 【关闭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