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项目列表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
《传承》电子版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1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二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三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四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五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六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二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三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四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二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三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四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五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六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3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3年第二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五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1年第三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1年第四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1年第五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1年第六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3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3年第二期
百家论坛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仕奇文化园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蒙古马文化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游牧居住
民族服饰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草原牧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尔山旅游景点
电影《海林都》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项目搜索
 
 
 
     项 目 展 示  
 您现在的位置 >> 所有项目 >> 《传承》电子版 >>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六期 >> 舞神——贾作光
 
  

项目编号:
7179531916
项目名称:
舞神——贾作光
项目备注:
 
    项 目 说 明

舞神——贾作光
                                                         撰文/赛西日图

    烈马时而腾空跃起,如海浪奔腾。时而又是细碎悠然自得的马步。牧人攥紧缰绳的手腕张弛有度,那的明亮双眼,紧紧注视着远方,全神贯注。肩膀随着烈马的驰骋而在自如的扭转,整个身体徜徉在舞蹈的无穷变化之中……

    汽灯下,掌声、笑声、“赛!赛!玛萘,贾作光”的赞叹声淹没了一切,牧人们晶莹的泪花在沧桑的脸上静静的流淌,他们在舞者的动作里找到了自己的身影,这就是66年前,在内蒙古草原这块结实的土地上,全面、直观表现草原牧人生活的舞蹈《牧马舞》,它是贾作光老师的代表作,舞蹈在舞牧人的生活,舞牧人的心灵,舞牧人的魂魄!贾作光老师用舞蹈和音韵展现出牧马人的坚毅与豪迈,蒙古民族的博大胸怀。勾勒出草原、烈马和辛劳的牧马人,他用他的舞姿让你领略到真实的生活和优美的艺术。他是牧人心目中的“舞神”。

    我第一次见到贾作光老师,是1948年春天。同志们扛着老百姓给的绣着“穷哥们的文工团”的大旗,从土地改革前线回到驻地乌兰浩特,当时我站在迎接队伍里。 贾老师一回来就投入到如火如荼的解放战争前线,到内蒙古骑兵部队体验生活,编创了《马刀舞》,从前线回来,他给团里男同志每人发一把马刀让大家熟悉马刀寻找感觉,舞蹈排练好后又到前线去演出,鼓舞战士斗志。

    解放战争结束后,他选择去内蒙古地区最原始、仅有三千多人口、刚刚摆脱吃兽肉、穿兽皮、住“仙人柱”的鄂伦春民族的地方体验生活。宝音巴图、斯琴塔日哈他们跳的《鄂伦春》舞,就是贾老师那个时候编创的。舞蹈非常好的表现了鄂伦春民族的风俗民情,和解放后鄂伦春人民的喜悦。当时的大、中、小学校学生都会唱延安老作曲家刘炽的那首曲子、也都跳《鄂伦春》这个舞蹈,而且流传至今。
我们的舞蹈老师贾作光,是一位与众不同的青年老师,他人很帅,很气派,我很敬重他,他有才学、有智慧、有活力,有这样优秀的老师是我们的幸福。他身上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使人敬畏的力量。

    我们在乌兰浩特时,内蒙古文工团在罕山坡上有三排房子,有个不大的排练室,这个排练室戏剧队和乐队也要用。贾老师只好把我们领到外边去。实际上我们房子外面就是一片沙地,只用铁丝网拉了一道墙。就是在这片沙土地上,贾老师教我们基本功,每天都耗顶、下腰、过前桥、后桥,练毯子功。我腰腿的软度,背部的力量,都是在这儿打下的基础。

    铁丝网外边经常有人喊“卖切糕啦”,贾老师知道我们馋嘴,就派人出去买一大块切糕回来给大伙分。当时国家给他的待遇不同于我们,他有一点补助,而我们大家还是供给制。贾老师在沙土地上教学不怕累,不怕苦,极其耐心,扶着我们做动作,一个一个矫正姿势。

    在这样一个踢腿冒烟的沙土地上讲课,对他这样一位明星来说反差是很大的,但我们很快就熟悉了他,很尊敬这位年轻的老师。他也把我们每个学生放在心上。我们就是他在这样艰苦条件下培养出来的第一批舞蹈演员,我们一生都感激他。
贾老师在那个翻天覆地的年代,排练出了大量支援前线的节目。不仅在舞台上演出,更多是走向街头宣传。天天听到振奋人心的锣鼓声,喊声……四平解放啦!沈阳解放啦!北平解放啦!南京解放啦!在震天动地的喊声中,贾作光老师带领全团奔向街头跳起《亚非拉人民大团结》,大秧歌《将革命进行到底》等。这一年,贾老师还编排音乐剧《黄花鹿》,宣传保护生态,反对猎主的专横跋扈。剧中的男主角猎人是由鹏飞扮演的。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文工团的力量也在扩大,贾老师担负的行政工作也多了,但仍是从未中断过创作。《雁舞》是贾老师的独舞,给我们排了《献花舞》、《达斡尔舞》。贾老师1949年走向了国际舞台,与国际舞星同台辉映。贾老师在莫斯科大剧院演出《牧马舞》时,前苏联著名芭蕾舞星乌兰诺娃也同台作了表演,贾老师的舞蹈起步是相当高的。

    1949年贾老师参加第一届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第二年,内蒙古文工团和其他少时民族歌舞团到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汇演,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看了都非常高兴。演出节目主要是贾老师编的《献花舞》、《幸福的孩子》等,演出结束后,毛泽东写下著名诗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我还请柳亚子先生给我签字留念。乌兰夫主席也和我们文工团在天坛合影留念。

    建国后,贾老师足迹踏遍全国各地,尤其在内蒙古,在排达斡尔民族舞蹈《哈库麦》时,老师带着我们参加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达斡尔自治旗,我们亲眼目睹了这一盛况,亲身体验到了勤劳勇敢的达斡尔人民的喜悦心情。生活在嫩江两岸的达斡尔人民,土地肥沃,河流纵横,资源丰富,人民善歌舞。贾老师编排的《哈库麦》里有段狂舞,老师说:“我们要舞出真情,不是在做技术,也不是在做技巧。他的话让我们这些舞蹈演员领悟到了舞蹈的最高境界。

    贾老师就在这样繁忙时,1951年,还以中国青年文工团团长的身份赴德国首都柏林参加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又赶赴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家,表演《牧马舞》、《鄂伦春舞》,均获好评。1952年,他以中国艺术团副团长的身份赴蒙古国演出 。
1953年,我们内蒙古文工团赴朝鲜,慰问志愿军。一路坐着闷罐火车吃住都在车里,到了朝鲜住老乡家,住战士们修的地道。志愿军把火炕给我们住,还把前线缴获的罐头给我们吃,罐头很香,但我们太难为情了。

     我们慰问彭德怀和志愿军,慰问金日成和朝鲜人民军,我们在地道里演、在弹坑里演。蒙古民族舞蹈给他们增添了很大的士气,贾作光老师排的歌舞剧《慰问袋》和舞蹈《哈库麦》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最可爱的人”的热爱和拥戴。

    有一天,我们在炸弹坑里演出,我抬头见到了炸弹坑上坐着朝鲜金日成主席,我当时的感情,那才叫到了难以用文字表达的地步。他身边的人告诉我们说:金主席非常喜欢看你们的演出。

    1951年,贾老师骑着骆驼迎着沙石狂风深入大漠里行走,住进鄂尔多斯戈壁滩较为偏僻贫困的蒙古包里和牧民交流生产劳动情况。等到全团都回到乌审召时,激情豪迈,富有高原风格独特有力的《鄂尔多斯舞》,伴着内蒙古第一代作曲家明太老师谱出的铿锵悦耳的音乐,已开始进入排练场。1955年,贾老师编导的《鄂尔多斯舞》参加了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并获一等奖。贾老师的创作的舞蹈作品都是世界一流的水准,和内蒙古著名音乐大师明太的音乐丝丝入扣,那是美妙至极,要不怎么从国家主席、清华园高级知识分子到普通老百姓都喜欢呢?

   《鄂尔多斯舞》就是民族的英雄气概,这就是舞神之舞,使人领略独一无二的境界,从而在这股动力感召下,融入到祖国的强大的腾飞之中,无比自豪……


  • 上一个项目: 我敬爱的周戈团长

  • 下一个项目: “白毛女”成长记
  • 返回上级
  • 点击数:8957 录入时间:2013/7/17 【打印此页】 【关闭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