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项目列表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
《传承》电子版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1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二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三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四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五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六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二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三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四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二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三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四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五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六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3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3年第二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五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1年第三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1年第四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1年第五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1年第六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3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3年第二期
百家论坛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仕奇文化园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蒙古马文化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游牧居住
民族服饰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草原牧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尔山旅游景点
电影《海林都》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项目搜索
 
 
 
     项 目 展 示  
 您现在的位置 >> 所有项目 >> 《传承》电子版 >>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六期 >> 我敬爱的周戈团长
 
  

项目编号:
7179495916
项目名称:
我敬爱的周戈团长
项目备注:
 
    项 目 说 明

我敬爱的周戈团长
                                                                撰文/赛西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后,父亲就送我到索伦青年学校,和我同时入学的还有两位漂亮的小姐姐,一位是现在的舞蹈家斯琴塔日哈,一位是现在的戏剧家乌日娜。不久,我们就随学校回到乌兰浩特,被分配到内蒙古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到了内蒙古文工团。我们都是豆蔻年华,虽然大学毕业,但满打满算也就是小学6年级的文化程度,再学习就全靠周团长的帮助和母亲送我的小字典。

    次年,春节一过,去参加土改的同志回来了,周戈团长也在队伍里,那是我第一次见他。

    周团长一回来,就进了排练场,编排歌剧《白毛女》、《兄妹开荒》、《白花蛇》和话剧《群猴》、《破旧的别墅》、《马芬姐》等。他在歌剧《白毛女》中扮演杨白劳,演得很棒。

    周戈团长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不仅导戏、演戏、写戏,还给我们讲戏剧理论。对音乐、舞蹈、戏剧也很在行。他给我们讲丹琴柯、史坦尼斯拉夫斯基二位大师的《表演体系》,直到今天,我还记得。他给我们讲:“要想学好表演艺术,首先要体会各种角色的内心世界,要表演剧中人物的性格及复杂的情感,就要细腻的刻划角色,不能将剧情之外的个人情绪带上舞台。演员要进入角色,上了台就忘掉自我。做为一名演员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才能把角色扮演成功。做为一名演员,不论饰演角色大小都要写角色自传、角色日记。”他还说:“史坦尼从一名小演员小角色开始戏剧生涯,他起初上舞台时很紧张,双拳紧握时手指甲扎破手心而流出血。但史坦尼最终通过不懈的努力,成为莫斯科的戏剧表演大师,在表演上自成一个体系。”
听了周团长讲史坦尼的故事后,我很振奋,对演员一词有了一种神圣感。那时我虽然年纪尚小,但已感到做一名演员责任重大。

    周团长是我的启蒙老师,60多年前我就是听了他讲的戏剧课,才步入我艺术殿堂的。我在舞蹈表演时仔细揣摩角色,勤奋学习。在排舞蹈《幸福的孩子》时,我写了这样的角色自传:“我是一个贫苦牧民的孩子,党和毛主席解放了家乡得到了幸福……”周戈团长看了我的角色自传后,点头赞许。

    随着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全国战场捷报频传,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胜利,我们内蒙文工团奉命沿辽河一带演出。1948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大雪下个不停,茫茫四野覆盖着齐腰深的积雪,我们步行非常艰难,放行李的牛车经常被陷在雪窝里,所以,我们还要不停的铲雪推车。就这样停停走走,走走停停,眼看着前面有灯光就是走不到,半夜了也没走出荒野。结果我和吴乃玲俩人掉队了,吴乃玲个子小,雪又深,一脚踩下去拔出来费半天劲,我们越走越害怕,忽然听到后边有人声车声,仔细辨认原来是周团长他们来找寻我们,我俩异常兴奋,车上是满满的服装和道具箱。我们赶紧爬上车找个空地坐下。没走多远,突然远处又传来枪声,大家都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周团长迅速从车上跳下去,朝有枪声的方向静静听了一会儿,然后让司机把车灯全部打开。发动机不要熄火,把引擎声弄大一些,他说:“我看不像是部队上的,很有可能是零散的土匪,大家不要紧张,一切行动听指挥。”虽说东北解放较早,剿匪斗争也一直在进行,但国民党一些残余部队的渗透和各种破坏活动还时有发生。

   “你俩爬到车底下去!”周团长命令我和吴乃玲。

   “男同志跟我走!”周团长边说边从腰里抽出抢,冲进了茫茫雪夜。

    我和吴乃玲在车底下趴了好一会儿,听到周团长果断利落的喊:“你们出来吧!没有危险了,我们赶快上路。”

    原来那确实是几个残匪,他们以为我们是拉货车准备抢劫,是周团长他们一阵追打,把土匪赶跑了。在此后几十年中,每当我乘车赶外地演出,总会想到那荒野的枪声,和周团长的机智勇敢追击土匪那一幕!
1950年夏天,我们团搬到了张家口。住在大境门外。从大境门进来就是新剧场,郭兰英在这演山西梆子。再下去就是玉带桥,桥很白,是大理石的,上边还有图案,很精美。桥两侧是面食馆,面食摊,红的、蓝的幌子随风飘起。这一时期,布赫团长拍电影去了。

    有一个假日,我、金铭、桥本跟周团长去玉带桥吃刀削面,面馆门外看到有一位师傅站在离开水锅很远处,头顶搭一块白布,布上放着一大团面,双手挥刀,宽窄均匀的面片就纷纷飞进锅中。这个情景我从未见过,面的滋味也很特别。团长拿出团里发的陶瓷碗盛上一碗,给他的孩子带回去。在那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周团长给我排练了两出戏。一出是和蒙格日勒演的蒙文戏剧《学文化》,在戏里我演媳妇。另一出戏是和达仁泰、孙超他们排的话剧《趙小兰》,在这出戏里我演姐姐。和周团长接触的多了,我也有了长进,他常给我指点如何刻画角色,也经常鼓励我,让我努力学习多多进步。

    1950年9月,周戈团长带我们来到北京参加建国一周年的庆典。在去中南海怀仁堂给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演出之前,国务院派人带我们参观北京清华园图书馆。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的大图书馆,真是书的海洋。一楼的屋顶是玻璃的,当走到二楼时能看到下边的一切。我走路时不敢踩实,踮起脚尖走,一位穿旗袍的清华女生悄悄拉住告诉我说“没关系,结实着呢”。由于是参观,我们不能打开书看,当时我就想,什么时候我们能拥有这么多书呢?要能打开看一看多好!当时我们的神情可能被周团长注意到了,当我们回到张家口,没过几天周团长突然喊上金铭和我,说“走,去看看我们的图书室”。我们才知道周戈团长一回来就着手筹建这事儿了。

    我们的图书室面积不大只是一间房,四周都是书架,一直到顶棚,摞满了书,全是世界一流的经典书籍。而且装修都是非常精美,大部分都是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出版的。我记得最上层摆放的是一套世界美术全集,精装整套20本,每本约有两寸厚,包揽了罗浮宫收藏的绘画与雕塑的彩色图片。

    在北京的第二天,周团长又带金铭、桥本我们仨去看京剧。在长安大戏院楼上第一排,舞台一切尽收眼底,金丝绒大幕在那静静的悬挂着,场内也很肃静,我兴奋的老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好憋住气等待着大幕升起。

    那天晚上我们看的是梅兰芳先生、姜妙香先生合作的昆曲《游园惊梦》和言慧珠女士的《春香闹学》。梅先生饰演少女杜丽娘,戏里杜丽娘在花园里手托粉腮,倚桌而坐,入了梦境,缓缓雲步出来的身姿可真是美极了。二位大师的表演妩媚动人,儒雅清秀,唱的文词、做的动作十分典雅华美,令人赏心悦目。

    言慧珠女士在《春香闹学》饰演小春香,有段戏,春香双腿屈膝跪在舞台中央,双手捧着一个红红的大桃子,吃相那么俊那么俏。多年过去了仍令我记忆犹新。
什么叫痴,什么叫呆,天哪!那晚我才叫看痴了看呆了。

    看完戏回到住处,我们几个就围坐一处,周团长打开了他的话匣子:“这是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写的《玉茗堂》四梦之一《还魂记》。《牡丹亭》就是《还魂记》的传名。我们看的《游园惊梦》、《春香闹学》皆取材于《牡丹亭》。这个戏是通过少女杜丽娘为追求幸福和爱情的故事。此剧主要是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礼教如何害人的罪恶行。”

    周团长讲的出神,我们听得入迷。

    我们团从西河沿民市南街搬到自治区政府礼堂那年,组织上派我们去北京的中央实验歌剧院学《荷花舞》,我很高兴。在《荷花舞》中我扮演领舞白荷,由孙峨嶂老师亲自教,因为他当时已经是很有名气的演员,我很有些紧张。《荷花舞》难度很大,每个扮演荷花的角色都穿荷盘模样的衣服,一出场就像微风轻拂,荷花在湖面开放。圣洁的荷花昂首挺立,翠绿的叶子上不停的滚动着露珠,清婉脱俗,清雅特立,象征和平。在这个舞蹈中,我把看过的、学到的戏曲的美都融了进来,努力做好身段的韵味和腰、臂、手的协调。化妆时又在眼角眉峰上做文章,把戏剧中独特的高洁和英气展现出来。说来惭愧,我这个人并不是什么高人,长的也不好看。但功夫在诗外,是周团长平时的教导和带我们看的那些大师们的戏,给了我很大启发。

   《荷花舞》的演出非常成功,这使我更加注意对其他艺术表演形式的借鉴和吸收。是周团长把我领入了古典戏曲的领域。给我很大的影响,让我知道戏曲的美,学会欣赏,并结合到我的舞蹈上。


  • 上一个项目: 在内蒙古文工团的那段日子

  • 下一个项目: 舞神——贾作光
  • 返回上级
  • 点击数:9258 录入时间:2013/7/17 【打印此页】 【关闭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