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项目列表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
《传承》电子版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1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二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三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四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五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六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二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三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四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二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三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四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五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六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3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3年第二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五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1年第三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1年第四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1年第五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1年第六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3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3年第二期
百家论坛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仕奇文化园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蒙古马文化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游牧居住
民族服饰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草原牧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尔山旅游景点
电影《海林都》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项目搜索
 
 
 
     项 目 展 示  
 您现在的位置 >> 所有项目 >> 《传承》电子版 >>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1年第一期 >> 心的游牧
 
  

项目编号:
4715244617
项目名称:
心的游牧
项目备注:
 
    项 目 说 明

心的游牧

那是前年将入秋的一个中午时分,陪着两位深圳朋友游走在省道303从宝格达林场往满都宝力格苏木的路上。大兴安岭南麓远山如黛,山脚下几百匹马儿一线排开慢慢前行。由远及近,是一个蒙高勒格日和包后一串新洗的衣裳。再往近,是数不清的羊群在自由徜徉。而脚下,绿草萋萋,我们踩在美丽的繁花似锦的东乌珠穆沁草原上。天上朵朵白云,似眷恋这片热土般徐徐飘荡。

朋友兴奋的跳下车,尖叫着冲入草原,毫不吝啬快门地拍着这天地和谐的一幕。在他们的身后,我喝着奇格享受着他们的快乐,依旧在想外乡人看草原震撼在初见,却又太容易审美疲劳。锡林郭勒深沉的美、真正的反差在牧人家,美在牧人的脸上。

远处的毡房走出了一位牧人,骑上马疾驰在羊群边圈着他的羊。朋友们激动变成了疯狂。眼前不再是一个绝美风光,拍得的已成了一组纪实加风光的美片。牧人绕过他的羊群最后方,画了一道圆弧打马奔向了我们所在的地方。

朋友们突然间转身疾步走到我的身边,刹那间狂喜变成了惊恐,眼睛里流露出求助的神情。

"我们--是不是踩人家的--草场了?!"紧张的问道。

牧人很快的来到我们面前,翻身下马,说道:

"sai nu。Tanar hanasi yirib?(你好。你们从哪里来?)

我呵呵一笑把这话告诉朋友们。他们伸出手,"赛努。我们是从深圳来看草原的。"

"草原美吧。"牧人马上改用流利的汉语应道。

朋友们的神情在一点点变得和缓,"太--美--了!"回答道。

(摄影:千羽)

当我的朋友拍下这张守望草原的片子后,从车里拿出了我们带的几近所有补给,来到我们身旁。她正要坐下,牧人招呼住她。

"青草会染绿你的衣裳。"牧人边说边脱下了他的上衣,给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铺在了地上。又站起身从马背袋子里拿出雨衣做了餐布,雨裤递给了那位远方的男士客人。

牧人一连串的举动,和他的亲和的淳朴的而又不失自豪优越的神情,彻底的让我的朋友们解除了"武装"。一小时的时光,几乎都是在江南朋友和牧人的交流中慢慢逝去。

(摄影:布尔固德)

牧人名叫图门那斯太,有一个九岁的女儿和爷爷奶奶在旗里上学。

当他们聊起草原生态保护时,图们说道:"最爱草原的就是牧人了。牧人一代代来了去了,可草原却永远留在这里。远处的蒙古包是他aoter(走场)的夏营盘,牲畜在这里抓膘长壮。一家人从春营盘倒场过来,就是给春营盘草场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这样的青草不动人畜迁徙的生活几千年了没有改变。"图门手指略抬向夏营盘的后面指去,接着说道:"那山窝的阳坡就是过两个月要搬过去的冬营盘了。"我的朋友又认真的学会了一个蒙古语单词--aoter。

他们又聊起了日常饮食,我的朋友对那种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很是向往。

"现在这个时候,每户牧民几乎早晨中午都是喝茶吃些果条和奶食,晚上煮面条或是蒸包子,偶尔也会煮风干肉吃。"

图门兄弟的回答似乎让他略有失望。朋友的视线投向了我,那时我已经躺在草地上,看着浮云闻着草香听着游牧鸟的鸣唱,心里是一种渺小到无我的情绪在弥漫。我会意一笑,图门的话似乎也回答了朋友同行三天的一个疑问--每天除了喝那酸酸的马奶什么都不吃不喝就能果腹?

朋友们对蒙古包格外的感兴趣。一路走来只要看到蒙古包,长焦广角是一通得拍。说起蒙古包,图门说道:

"一群牛羊,几匹马,一顶毡房就是自己的家当。牛羊马骆驼吃草,粪便还给草原。牲畜皮毛做服装搓绳擀毡缝毯,余下的出售换一些零用钱花。牛奶每天挤些熬茶做奶食,也不多挤够用就成,不和牛犊子抢食。"

"听说冬天这里都是在零下40度左右,取暖靠什么?"我的朋友插话进来。

"现在开始用一些煤。但主要的燃料还是传统的干牛粪。"

"干牛粪?"

用纸杯给不饮酒的图门兄弟斟满奇格,他呻了一小口,回头看了一眼他的羊群,继续说道:

"草原上用干牛粪做燃料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草原人都知道如果不用它,熬出的茶不香,煮出的肉没味,也做不出好的奶食。"

"臭造就了最香。这太有意思了。"朋友接道。

图门抬头看了看,说道:"雨不远了。福人带雨啊。"

在有狼的地方牧羊--朋友在车上重复着图门刚才提起的这句蒙古谚语。雨刷周而复始的有节奏的滑动着,道别了图门兄弟人在路上三人已经沉默了很久。

"牧民难道不想让他的牛羊一年比一年多吗?"

"这么多的牛羊,偌大的草场,图门难道没想过未来传给谁的问题吗?"

我又想起目送我们离开的图门那种可以看到他心底的眼神。想到2000年和04年这片土地遭受的特大雪灾。想着和朋友们聊些什么,预言而止,不打断他的思绪了。

"他们曾在我看来是那般的辛劳孤独单调,可图门却是这般的生活在不可理解的满足快乐幸福之中。"

朋友在调和着突然出现的一组组矛盾,苦苦寻找着它们是如何和谐在这片草原上。

车如骏马,不知不觉又行驶了百里以上。当我们停驻在路边一个毡房前,和招呼住牧羊犬的一位老额吉说明来意后,老人家邀我们进了她的家。一样的夏营盘,包里的陈设一样的简单。老额吉把奶茶给众人斟上,跪坐在那里,顺手拿出了一个纸盒,翻出了两本厚厚的影集。我们围坐在他的身边,展开的影集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黑白影像。老人指着一张穿着蒙古包的少妇带着一群穿着汉装的少男少女的合影片子,讲起这些孩子都是当年的知青,那位少妇就是自己年轻的时候。老人挨个讲着这孩子叫什么那孩子又叫什么。影集一片片翻过,黑白变成了彩色,曾经的不更事的少年,渐渐的长大成人,在往后翻,这些中年人又带着孩子来到了草原,回到了额吉的身边。

四十年的故事,就这样捧在额吉手里,听着额吉慢慢的道来,我们唏嘘感叹,可额吉如迎接我们的那一刻,表情依旧平淡。对两位拿着相机来访的汉族客人,额吉在用这种方式表达着她的善良。

离去的一刻,回首看着毡房前挥手的老人,我突然想到我的额莫,她们竟是那样的相像。

那天深夜,我们留宿在乃林高勒河畔,白山黑水,群星灿烂。朋友用慢门拍下了山前河上斗转星移的自然景象。

长生天下,磨难会过去,幸福就在山的那一边。如歌的生活永远悠长!

布尔固德

国航驻锡林郭勒盟办事处主任

电话:13847916789

邮箱:menggucanglang999@126.com

二0一一年正月于锡林浩特

1


  • 上一个项目: 论传统草原文化保护与草原旅游发展研究

  • 下一个项目: 心灵的自白
  • 返回上级
  • 点击数:10181 录入时间:2011/4/7 【打印此页】 【关闭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