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项目列表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
《传承》电子版
百家论坛
中国首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二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三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七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八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九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一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第十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仕奇文化园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蒙古马文化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游牧居住
民族服饰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草原牧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尔山旅游景点
电影《海林都》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项目搜索
 
 
 
     项 目 展 示  
 您现在的位置 >> 所有项目 >> 百家论坛 >> 中国第七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 论 文 >> 蒙古族地区藏传佛教寺庙建筑艺术研究
 
  

项目编号:
471044010
项目名称:
蒙古族地区藏传佛教寺庙建筑艺术研究
项目备注:
 
    项 目 说 明

蒙古族地区藏传佛教寺庙建筑艺术研究

(论文提要)

哈斯朝鲁

蒙古族地区藏传佛教寺庙建筑以藏式为主的藏汉混合式最多,也有一些少数汉式,汉藏建筑风格兼而有之,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建筑所占的汉藏风格比例有别。元明时期藏传佛教传入蒙古族地区,寺庙多由汉族和蒙古族工匠建造,故汉式风格颇浓;清代以来,藏传佛教在蒙古族地区鼎盛,故藏式建筑风格占了主导地位。如呼和浩特席力图召正面两端墙壁采用青色琉璃砖,一般藏传佛教或汉传佛教寺庙所未见,这是蒙古族崇尚青色观念的体现。在流传过程中藏族寺庙与蒙古族地方建筑艺术相结合,其艺术风格有所变化,蒙古族地区藏传佛教寺庙成为蒙藏汉文化相互结合的产物。

汉藏混合式寺庙多建在内蒙古地形平坦之处,喜欢采用轴线布局,主要建筑大经堂往往用简化的藏式装饰,其他附属建筑及塔幢的形式选用藏式或汉式不一。席力图召是汉藏混合式寺庙的典型,其主要建筑按轴线排列,采用汉族传统寺庙的制度,但在中轴线的后面布置了藏族寺庙特有的大经堂。大经堂平面分为前廊、经堂、佛殿三部分,全部建在高台上,屋顶为汉族建筑的构架形式。但整体平面及空间处理仍是藏族寺庙经堂的特有规制,建筑外墙镶嵌蓝色琉璃砖,门廊上面满装红色格扇窗,墙上鎏金饰物很多。这些都使大经堂在外形上显得很华丽,而无藏族寺庙雄伟的气质。宁城法轮寺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全寺占地面积22000平方米,原有14幢主体建筑和8幢辅助建筑,全部建筑呈现在由南至北、由低至高的一条轴线上。建筑材料主要是砖、瓦、石、木,青砖青瓦、画栋雕梁,是目前保存下来的古建筑物中最完美的一组建筑群。喀喇沁旗灵悦寺建筑布局的紧凑有序、幽深肃穆、建筑造型的等级之高,包括庑殿、歇山、硬山及广施不同的斗拱形式,尤其是梁架采用自然材质随意就势的工艺,代表了清代康乾年间喀喇沁地区较高的建筑技术水平,它在科学技术运用上,是继喀喇沁王府及其家庙之后,喀喇沁地区的又一建筑精品杰作,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对研究喀喇沁地区建筑历史文化,提供了一处珍贵的实物例证。灵悦寺建筑是一个高低错落有序、造型多样、合理布局建筑造型艺术的群组,集蒙藏汉文化艺术于一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艺术的底蕴,是清代的总体造型艺术与藏式装修门饰、蒙古族的崇尚与艺术服务于佛教功能的体现。蒙古族地区寺庙中丰富多样的壁画、彩绘、佛像雕塑等,使它成为一座集民族艺术和佛教艺术于一体的艺术宝藏。

蒙古族地区藏传佛教寺庙建筑,寺庙不断扩大,除了一般礼拜的佛殿外,有专门供喇嘛念经的大经堂。此外还有喇嘛公署、僧舍、仓库、供养塔、转经廊等,集佛教活动、供养偶像、学习、生活、行政办公等各方面内容于寺庙内。寺庙选址结合山势者甚多,加之寺庙不断扩建的过程,其布局多采用自由组合式,错落交搭,不强调轴线关系。主体建筑群皆甚庞大,而且以多变的形象去反映宗教构思,如曼荼罗、佛国世界、须弥山、大宫,皆是经常运用的意匠,因此在空间象征艺术上具有十分突出的成就。大空间、大体量的殿堂建筑促进了建筑结构形式的创造。贴金柱、包镶柱、无斗拱的多层梁柱框架体系都是木构技术的新创作,并形成了一大批著名的巨构。与元代喇嘛塔相对比,清代的塔型发展了一步,有的还组合成五塔、八塔,有的还有塔门等。藏传佛教在佛像雕刻塑造方面,多为神态恐怖的番像。同时殿堂内部应用了柱衣、幡幔、壁画、唐卡、酥油花等作为装饰,内部景观更为神秘,不可捉摸。

多少年来,内蒙古佛教不断发展,寺庙越来越多,从农村牧区到城市小镇,都建有大大小小的寺庙,其建筑水平相当高。很有必要挖掘、保护、开发、利用这一丰富的建筑艺术,深刻探讨和深入研究。我们在这里对蒙古族地区寺庙建筑艺术进行分析和研究,主要目的是把它揭示出来,予以全面探讨,使人们详尽地了解这一文化宝藏。

〔作者系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编委会副主任、副编审,联系地址:028043 通辽市 内蒙古民族大学 学报编辑部,电子邮箱:wuhscl@126.com 〕

1


  • 上一个项目: 现 代 蒙 元 建 筑

  • 下一个项目: 草原城市建筑设施规划建设中的生态兼容问题
  • 返回上级
  • 点击数:9767 录入时间:2011/4/7 【打印此页】 【关闭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