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项目列表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
《传承》电子版
百家论坛
中国首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二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三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七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八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九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一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第十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仕奇文化园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蒙古马文化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游牧居住
民族服饰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草原牧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尔山旅游景点
电影《海林都》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项目搜索
 
 
 
     项 目 展 示  
 您现在的位置 >> 所有项目 >> 百家论坛 >> 中国第七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 新闻通稿 >> 蒙古喇嘛寺庙的建筑问题
 
  

项目编号:
471044015
项目名称:
蒙古喇嘛寺庙的建筑问题
项目备注:
 
    项 目 说 明

蒙古喇嘛寺庙的建筑问题

勒.阿拉腾吉雅 蒙古国国立师范大学,外事办主任 教授

蒙古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蒙古族的建筑表现了本地区人民的审美要求,由蒙古族宗教文化为背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区特点,其中尤以蒙古族藏传佛教当中喇嘛庙建筑的成就最高,是蒙古族建筑文化中值得称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蒙古地区喇嘛庙的建筑吸收、融合了蒙汉、汉藏、蒙藏为代表的一系列建筑形式,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建筑的装饰艺术亦非常精美而富有民族色彩。庭院的设计风格同样也采用了藏式、印度等藏传佛教传统思想理念。

著名作家德 ?麦德尔在著作中也提到了16-20世纪初王爷府的构造就是有6至8个墙壁,甚至12个墙壁为标准,到17世纪中叶为止才以10、12、24个墙壁为规定标准的房屋建筑结构。在17世纪,当时的庭院里可建80间房子,如此大规模庭院的建造,在当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格?普如巴图喇嘛所写到蒙古族喇嘛庙的建造种类大致可分为房屋式(圆顶、六边型、八边型),阁楼式(单层、双层)等九种。其中房屋式以蒙古包的构造方式为主,也可称其为蒙古包最原始的模式。喇嘛们也把房屋式和阁楼式的两种类型综合在一起设计出了独特的寺庙风格。

首先,我们从历史记载当中可以找到当时的喇嘛庙及庭院的构造方式。1913-1918年间在蒙古国实行的《蒙古国法律规定》,对喇嘛的寺庙、庭院的建造做出了相关规定。如《大汗的臣子的蒙古包里都要制作红色的屋顶装饰。首相、君王等在大厅里要有四根柱子,首相庭院的喇嘛、贝勒等不得超过三根柱子,首相以下不可以做屋顶装饰,其上一级的小卧房里边要做成红色的》,《首相以下庭院的门外南面要制作木挡板,贝勒以下在大门外制作红色木版,活佛在蒙古包里要制作红色屋顶》。

以上述可知,对蒙古喇嘛的房屋制定了专门的规定,是要分清大汗、喇嘛、贝勒之间的辈分和地位。换句话说。额尔登尚珠德巴的衙门是根据蒙古国的五个衙门中的首相衙门一样,有白色的庭院和红色的柱子,还有三个蒙古包,在大门里建了楼房,门和柱子做成红色。喇嘛和首相以下的臣子住在红色屋顶房里。活佛的庭院里有大门,门里可以建楼房,门用红色,其它的是黑红色,门里有铁枷锁。分清这些是不是20世纪初产生的新东西或历史继承。

据阿布代汗画的描写,当时在只是以带有烟筒的蒙古包作为金顶,同时不管大小蒙古包都用红色屋顶装饰,而且中心主包的屋顶装饰还带有蓝色花边,屋顶的上下边缘也带有蓝色的装饰。蒙古包的围子全部为红色,门的上部红色且带有青、蓝色,围梁也为红色,并且在房子的周围是一片枯黄的院子。而且在原画中,生动地描绘了王爷、喇嘛们在赛马、摔交、射箭等。在当时屋顶的装修方面与14世纪巴黎画里的蒙古包相比就能看出来,伊力德格其祖先生活的蒙古包上面主要是蓝色装饰物。祖母解释说:"草原上有些牧人家的蒙古包同上说的一样装有红色的带有蓝边的屋顶装饰,也有蓝色带花边的屋顶装饰以及枣红色黑边的屋顶装饰。门上面的一样而且带有红稠带。都带有红色的梁,黄色的院子。"这些与18世纪有联系,并描绘了当时喇嘛们和普通人的穿着服饰。到了19世纪中叶,不但蒙古包屋顶装饰的顶部的花边形状发生了变化,就连屋顶装饰本身也分成红和枣红色了。在蒙古包屋顶处修建另一阁层,其上面建带有金顶的佛堂,因此带有双层屋顶的特点。有些蒙古包的门处还做了类似台阶一样的门槛。从原图上,能够清晰地看到蒙古包与寺庙,以及大小蒙古包等的区别与关系。大致上,蒙古包的门均为黄色,屋顶上下边为蓝色和黄色,把个别蒙古包的屋顶装饰的不同形状也很清晰,同样还有红色的梁,黄白色的院子等。进入20世纪初,图中描绘的蒙古包大体上和前所述一样,只是在红色屋顶装饰配成蓝色围子,包内用红色,细节处为黄色等上有一些区别。大的蒙古包有枣红色的屋顶装饰带有红色花边和红色的围梁,还有栽有树的院子。

根据上述观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据《蒙古国法律规定》,这些法律规定在20世纪之前,蒙古国所居住的庙、喇嘛所居住的房屋,按这些房屋的设计,一直传延并形成了固定的规定。在16~17世纪开始使用,屋顶的颜色是19世纪所用的,室内红色装饰是在20世纪初所使用的,蒙古包的外墙壁的上围装饰是贴上的,是在14世纪开始的。庙、蒙古包的烟筒设计是在16~17世纪创建的。这些蒙古包的设计、装饰、图案是代表历史文化继承。

根据这些改革设计,相比较而言:16~17世纪时,佛教的出现使游牧民的固定牛羊圈及房屋的设计,房屋内外设计出现了新的变化。18~20世纪初,在各方面颜色的设计也出现了改变。据史记记载蒙古包是代表游牧民族的文化、品质及蒙古国佛教建筑设计的基础;另一方面,所有的喇嘛是一直居住在蒙古包里,这也是值得关注的方面。所以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考证。

本文运用整合的观念,通过查阅大量的历史文献和相关资料,走访著名的专家和学者,进行实地考察,将历史学、文化学、民族学、宗教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与建筑理论和装饰艺术相结合,从动态的历史文化研究到静态的建筑形态与装饰艺术分析,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地对蒙古地区喇嘛庙的建筑与装饰艺术这一研究内容进行整体的把握。并以蒙古地区典型的喇嘛庙建筑为研究对象,来探讨蒙古地区喇嘛庙的建筑与装饰艺术的显著特点,使更多的人了解蒙古地区喇嘛庙的建筑与装饰艺术,继承民族文化遗产,传承草原文化经典,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弘扬蒙古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1


  • 上一个项目: 五当召的文物建筑保护与旅游发展的策略

  • 下一个项目: 蒙古游牧文明的城市和建筑体系的特质
  • 返回上级
  • 点击数:11990 录入时间:2011/4/7 【打印此页】 【关闭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