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杂志总39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传承》杂志总38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传承》杂志总37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传承》杂志总36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当前文章:民族音乐理论奠基人


    
      民族音乐理论奠基人-莫尔吉胡
    作者S·巴音吉日嘎拉乌恩
    
    【引言】莫尔吉胡先生从事音乐教育、音乐创作和音乐理论研究工作60余年,是我区第一代蒙古族音乐家,也是我区著名的民族音乐理论奠基人。莫老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在内蒙古艺术学校任教并担任教务长、副校长、校长等职,为我区民族音乐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培养了一大批诸如:德德玛、拉苏荣、阿拉腾奥勒、达瓦桑布、腾格尔、德力格尔("成吉思汗"首位扮演者)、敖登格日乐、巴图、娜布沁花、扎格达苏荣、玛卡(新疆著名女中音歌唱家)等蜚声国内外乐坛的歌唱家、作曲家、表演艺术家以及几代民族音乐工作者,可谓桃李满天下。在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担任厂长期间,先后主持拍摄出品《成吉思汗》、《天堂之路》、《骑士风云》、《疯狂歌女》等三十余部极具民族特色的电影作品,并亲自担任影片作曲。其中电影《成吉思汗》曾获自治区艺术创作最高奖项-"萨日纳"奖;《骑士风云》获"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作曲提名奖并在2005年中国百年电影经典评选活动中荣获"当代电影音乐特别贡献"奖。60多年来,莫尔吉胡潜心研究民族音乐理论,先后发表、出版了几百万字的音乐理论研究论文和专著,在从事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还创作了大量各类音乐作品。他的研究成果影响了几代内蒙古音乐人,进而至今仍在影响着内蒙古的民族音乐乐坛。从而,莫老在我区乃至中国民族音乐界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备受人们推崇和拥戴。莫尔吉胡先生生于19年,原籍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草原,蒙古族、早年毕业于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当时的上海音乐学院提及"莫尔"(人们对莫尔吉胡的亲切称谓),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他是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并留校任教的第一位蒙古族教师,也是第一位参加首部《中国音乐史》编撰工作、并且担任主笔的蒙古人。可以说,从那时起年轻的莫尔便萌发了研究民族音乐理论,为解开许多鲜为人知的蒙古音乐之谜而奋斗的念头。
    
    【园丁点滴】作者上世纪七十年代毕业于内蒙古艺术学校(今内大艺院)。我们这些来自牧区的"生瓜蛋子"初入学时除了会唱几首民歌、会拉点胡琴(当时自认为是不得了的本事)之外几乎什么也不懂。神奇的"新道道"(指乐谱"时值线"),"新码码"(指"简谱")竟然能把我们平时会唱的那些曲子,音不差调不走地记录下来,至于钢琴,那更是首窥其貌,初聆其声,上手一摸,嘿!感觉真好。噢!原来上艺校、听乐理、学音乐,练专业,远非当初想象的"不就是唱唱歌而已"那么简单。越是深入越有名堂,越是咀嚼越有滋味道。我们是"文革"结束后院校恢复招生的第二批"幸运儿",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大家倍加珍惜当时的学习时光,教得认真、学得起劲。过了许久我们才知道,原来天天给我们上课的莫老师竟然是学校的校长。我想,如今校长上课可能颇为鲜见了,但那时莫校长亲自上课是常有的事。后来,我常以聆听校长讲课引以为荣,岂料想,我们之前的多批校友也都曾体验过莫校长上课的荣幸。当时的学生对莫尔吉胡老师的认识也仅仅局限在艺校和校长的层面上,认为他"了不起"。谁曾想这个"了不起"的人竟在往后的三十多年里一直在深深的影响着我,而我对莫老师的"了不起",随着时光的流淌却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一个观点】莫尔吉胡从事音乐教育,音乐创作和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半个多世纪,通过漫长的社会实践形成了完整可行的关于音乐研究的方法和思想体系,即:我们不仅要勇于探索,而且要善于探索,勤于探索。民族音乐理论的大课题里没有前人经验和现成成果可借鉴,相关资料也甚少。关起门来一味地钻到书的"敖包"(蒙古语意为山包)里找寻,好像也无济于事。那怎么办呢?只有走出去,深入社会进行调查,亲自动手,亲自体验,虚心向民间(包括民间艺人)请教,从中发现与音乐相关的蛛丝马迹,然后加以去伪存真的合理利用。关键是把握好"探"与"索"二者的关系、内含和尺度。还得崇尚科学,热爱自然,具备愿意为民族音乐理论事业奉献的决心和精神才行;莫老不仅如此说法、更是多年坚持如此践行的。下面就让我们从莫老研究成果中选出一些段落,用以窥视其学识水准的高超和在民族音乐理论方面的建树:
    【建树】"蒙古民族所创造的音乐文化,是极其丰富多彩的。但我们音乐理论工作者对蒙古音乐的研究,现在只是刚刚迈出了步伐。从纵的方面来看,蒙古音乐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的年代。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使许多音乐遗产已经失传了。从横的方面来看,蒙古民族散居在自我国至中亚,由西伯利亚至伏尔加河畔的广袤地带。在这些蒙古人中间流传着相当数量的民间歌曲、不少的民间乐器和乐曲舞曲。有意思的是,某些古老的民间音乐形式,在这一地区已经失传了,但在另一地区的民众中继续流传着。"
    选自莫尔吉胡《托普秀尔与萨布尔丁》
    "胡笳,蒙古语为"冒顿·潮尔"(modon-chuur),是一件古老而富有诗意的木质吹管乐器。遗憾的是,后来渐渐从人世间销声匿迹。在我国几乎难以寻觅它的去向,成了只留存在诗赋中的"遗物"。这是什么原因?......乐器的产生与失传,也应有其自身的规律可循,然而,胡笳的失传,多少世纪以来却成了不解之谜。"
    选自莫尔吉胡《追寻胡笳的踪迹》
    "达尔扈特人是守卫圣主成吉思汗寝陵并主持祭祀的部族。......他们有着严密的组织与分工。据了解:掌管礼乐的人称为"大达尔扈特",其他有司仪"库呼克"一人、副司仪"哈斯长"一人,司乐"昏真"一人、副司乐"奇必尔"一人。从"昏真"这个职务分工来看,祭乐中曾是有过音乐演奏的。"
    选自莫尔吉胡《成陵中的两件古乐器-布烈与查尔基》
    "对蒙古古代音乐怀有极大兴趣的我,元代(1271-1368)是我多年所倾心注目的朝代。在元代前后98年的统治中,除去目前不同民族的历史学家对元代评说中反映出来的分歧与争鸣之外,我所注目的是:骑马民族用神奇的武力所夺取的国家政权,要对先进的封建农业经济以及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中原汉族实行稳固的统治,这是一个极大的历史奇观。"
    选自莫尔吉胡《元代宫廷音乐初探》
    "......从地理观念的角度来看,达斡尔-阿伊努-爱斯基摩,三者的间隔多么遥远,隔山隔海,真是天各一方。然而,乐器相同,乐器的称谓亦相同(或近似),这难道是一种巧合吗?不能这么说。我认为:这是一个发现、发现了这样具有重要价值的"巧合"。啊-"穆库连"!我只能说出这样的言词:"惊人的酷似"。"
    选自莫尔吉胡《穆库连遐想》
    "对哈斯伦托的研究成果以及至今保存在瑞典博物馆的遗物,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应该承认这些遗物对进一步推进蒙古古代音乐文化的研究是极为难得有珍贵价值的遗产,是一种历史的见证物,更是草原文化不可或缺的构成内涵之一。"
    选自莫尔吉胡《一个设想,一个建议》
    
    "生根于大草原,盛开在游牧部落人民心中之花,有着迷人动听歌声的乌日汀道-长调歌,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批准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绝非是新世纪的梦幻,也不是无据的传闻,是实实在在的人类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崇高褒扬。是对伟大而富有音乐传统的蒙古人民所创造、所塑造、所铸造的人性结晶成果的无可非议的评价。"
    选自莫尔吉胡《蒙古长调学》
    "若说演奏还有什么秘诀的话,"心里在歌唱"正是色拉西作为潮尔大师获取成功的秘诀。他的这个见解和他的演奏效果是相一致的。在民间艺术家中,像他这样达到较高境界的人,无论在蒙古民族或其他民族中是不多见的。"
    选自莫尔吉胡《"潮尔"大师-色拉西》
    ""歌王"的美誉,像一顶桂冠戴在哈扎布的头上,可能再贴切不过了。这位具有丰富人生足迹的歌唱家,用他精妙绝伦的歌声书写了自己的一生。用最简练语言概括地讲:哈扎布歌唱了一生,他,一生在歌唱。他常说:"歌唱就是祝福。"他用歌声祝福所有他所热爱的人。"
    选自莫尔吉胡《从"小黄马"到"老雁"》
    
    【作品】在内蒙古学界,人们尊称莫尔吉胡为民族音乐"泰斗"。事实的确如此。在六十余年的音乐创作生涯里,莫老不仅谱写了数量可观(用数据)且脍炙人口、与时代脉搏合拍的群众性歌曲,如:抗美援朝时期的优秀歌曲-《慰问袋》;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新中国刚成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兴起,那时,他便创作了鼓舞民众、充满激情的作品-《幸福的太阳》;七十年代,在我区文艺舞台和广播里经常能够欣赏到,曾流传了相当一段时期的革命内容与大自然相结合的颂歌-《大青山之歌》,这是莫老的又一力作。大家知道,70年代的中国乐坛,尚未脱离八亿人民八个样板戏的阴霾,受到文革重创的内蒙古民族乐坛,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刚刚从蒙古语翻唱样板戏的压抑中走出来的广大蒙古族人民,多么希望能够一展歌喉、放声歌唱啊!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一个生下来会哭就会唱歌的蒙古人,多么希望能用自己的歌喉唱出自己心中的情感啊!《大青山之歌》的创作,应和了时代的要求,顺应了人们情感的需要,给内蒙古乐坛带来了一缕春风,给广大的蒙古族群众的情感带来了莫大的慰藉和希望。《大青山之歌》一夜之间不胫而走,迅速唱红了内蒙古大草原,许多牧民含着热泪学唱此歌,久违了!深沉动听的蒙古歌曲,久违了!魂牵梦绕的家乡草原(大青山即阴山)。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几乎每个人都会唱莫老的《大青山之歌》,凡会唱这首歌的人不无满怀激情去唱这首歌,不仅那个年代如此,40年后的今天,这首歌同样也让人心潮澎湃、给人以力量。在内蒙古,有许多人是通过这首歌认识莫尔吉胡的,也是这首歌特殊的魅力,使更多的人读懂了莫老、理解了莫老。八十年代初,他为自己的家乡特意谱写了深情无限的赞歌-《我的家乡-贡宝力嘎》(巴音吉日嘎拉作词)。此曲一经唱出,便在锡盟全境广泛传唱,一时成了家喻户晓的"新民歌",进而被广大听众自发誉为太仆寺旗旗歌。在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之际,莫老应约创作了我区第一部蒙古语交响大合唱-《祖国颂》(巴音吉日嘎拉作词)。当时条件下倾全区专业团体之力、集中近二百人的合唱队和管弦乐队、精心排练的《祖国颂》,在首府呼和浩特"乌兰恰特"隆重上演,取得巨大成功,受到自治区音乐界和各族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内蒙古日报》1984年10月1日发表魏家稔题为:"感情激越气势磅礴-赞蒙语交响合唱"的评论文章写道:"由作曲家莫尔吉胡和青年词作家巴音吉日嘎拉共同创作的蒙语交响合唱《祖国颂》,以气势磅礴的乐章热情歌颂了祖国三十五年来的伟大成就和对四化未来的向往。是我区各族人民心声的奏鸣曲。从艺术上讲,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是一部成功之作······"。之后,该作品被蒙古国国家交响乐团搬到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国家大剧院演出,反响空前。
    
    【"成吉思汗"电影音乐】莫尔吉胡不仅潜心研究、深入考察、认真寻觅、精辟论述了蒙古族原生音乐领域里的诸多课题,更是将其创造性地应用于自己的音乐创作实践中。世界上第一部以"成吉思汗"为题材创造的,由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并取得轰动效应的影片《成吉思汗》的电影音乐,出自莫尔吉胡。从中让我们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作曲家对于音乐技法、创作手段的准确把握和娴熟应用,更重要的是莫老把蒙古族原生音乐不同风格色彩的元素,有机地融合到了电影所需的不同场景中,使得其艺术效果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和遐想,是他第一次将蒙古族原生音乐艺术搬上了现代荧幕。镜头一:由长调歌王哈扎布领唱、众多和者伴唱的、雄浑震撼的"潮尔歌"那如山洪般的"涛声"烘托中,运载成吉思汗灵柩的哈萨嘎车辆,在悲痛欲绝的将士们护送下缓缓行进在夕阳西下的苍茫戈壁上;镜头二:时强时弱的"冒顿·潮尔(modon-chuur)"乐曲,勾勒出草原游牧部落其时"庶民不得一眠,尽在战争抢掠"的历史画卷;镜头三:部落王者的宫帐里,歌舞升平,正在欢庆一场战役的全捷,席间,一队妙龄舞女风姿婆娑,踏着蒙古古乐"托普·秀尔(tob-shuur)"等民乐、鼓乐的欢快旋律和鲜明节奏,起舞偏偏,"臂-伊(bii-吐尔扈特蒙古语称"舞"为"臂-伊")"正酣;镜头四:成吉思汗平定了战乱,统一了草原各部落,建立了蒙古"乌鲁思(ulus-国家)",奖赏有功之臣,把"四杰"之一的博斡尔础叫到前来,用宏厚而挤压声带发出的"浩林·潮尔(holaiin-chuur)"的二重沙哑重低音"呼麦"声,赞扬了他的卓越功绩(这段赞词是由作者本人演唱的)。
    器乐作品也是这位多才多艺作曲家的创作笔锋所触及的重要领域,而且成绩斐然。从民族器乐曲、马头琴曲、小合奏曲到电影音乐、电视剧音乐、舞蹈舞剧音乐、弦乐四重奏、钢琴协奏曲、管弦乐组曲、交响乐,以及新近完成的,首开长调声乐之先河的《长调声乐协奏曲-金钟》,无不散发着蒙古音乐的浓郁芳香,是作者对民族音乐深刻领悟,从内心深处涌出并将之奉献给全社会的艺术结晶。
    我们评价莫尔吉胡,说他是一位"多产"作曲家兼音乐理论家,一点也没有夸张。从50年代至今他共创作了(数据说明)
    
    
    
    
    
    
    
    著名音乐理论家乌兰杰曾在《蒙古音乐论文集》的序言中这样恰如其分地评价莫尔吉胡道:"根据我的观察,莫尔吉胡先生心里好像安装着一部求知的雷达,全天候开放,永不停歇。每当捕捉到一个学术目标,便立即行动起来,亲自调查采访,直至把问题弄清楚为止。"是的,他的那些论著,诸如:《追寻胡笳的踪迹》、《元代宫廷音乐初探》、《浩林·潮尔之谜》、《冒顿·潮尔解析》、《"别石细哩"考》、《"穆库连"遐想》等就是在这种孜孜以求,"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精神鼓舞下书就的精品佳作。
    
    【领军人物】社会上常常能听到"行业领军人物"这个词汇。我想,把这个词用在民族音乐理论奠基人-莫尔吉胡身上亦非常恰当。从上述部分论文摘要中我们不难看出莫老在音乐领域里涉猎面相当广泛并且研究颇有深度。他在用孜孜不倦的探索、坚忍不拔的毅力、朴实无华的情感努力揭示着古老而深邃的蒙古音乐的真谛。他的文章笔锋犀利,语言生动流畅,字里行间无不充盈着作者思想的睿智和对民族音乐"入木三分"的解析与理解。他,为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工作的发展与繁荣,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辛勤耕耘的工作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楷模与榜样。莫老说自己有个"不成熟"的设想:建立"中国草原音乐博物馆",将有关蒙古音乐的乐器、音像、出版物、图片、资料......汇集起来,成为民族音乐研究中心......。我想,莫老"不成熟的设想"是成熟的,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实现的。在此,我借用钱仁康先生为莫尔吉胡《追寻胡笳的踪迹》一书所作《序言》里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一个小结:"莫尔吉胡《追寻胡笳的踪迹》,证明今天新疆和蒙古草原上还留存有胡笳,并证实"摩珂兜勒"就是"阿尔泰的赞颂,"从而解决了古代音乐史上的疑难问题。此书很有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书中其他论文也都对民族音乐学上的许多问题有独到的见解。"
    我,作为晚辈和学生,写老师的评传,总觉得力不从心,似乎有点儿自不量力。好在与我约的是"有关莫尔吉胡的介绍性短文"的稿子,这样负担就轻了许多。将我过去曾经采录的零散资料,整理一番,便"引"出如此一篇文章,权且当做对莫尔吉胡老师一个粗线条式的介绍吧。
    编后莫老是个严谨谦恭的学者、德高望重的领导、受人尊敬的老师、和蔼可亲的长者。他对学术问题事必亲躬,决不道听途说。他对学生谆谆教诲,绝不应付了事。他对人亲善、对事宽厚,是个淡薄功利的人。中央民族大学著名音乐教授乌兰杰在一本书的序言里曾经对莫老有过一番较高的评价,该书作者在审定出版前征求莫老意见,莫老在稿件上删去了作序者对自己的评价部分并重重地写下:"删去对我的话语!"
    2009.中国第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草原音乐舞蹈研究专题论坛上,莫老获得了特别荣誉奖。当着与会的自治区领导和来自国内外专家学者发表获奖感言时,莫老语重心长地说:"大家称呼我是这个家、那个家,社会给了我很多、也很高的荣誉。其实,我还是我----一个普普通通的文艺战士,一个老战士!我要抓紧时间搞一点创作,我正在写一个交响乐,我有决心把它写好!"
    莫老精通蒙古语、汉语、日本语
    据了解,莫老从不生气、总是谈笑风生、和蔼可亲
    莫老今年岁,身体状况良好精神矍铄,每天工作8个小时
    莫老的夫人是内蒙古舞蹈界前辈、著名舞蹈家斯琴塔日哈
    莫老的子女目前在美国和日本发展
    。
    
    *本文图片由莫尔吉胡及作者提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