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杂志总39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传承》杂志总38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传承》杂志总37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传承》杂志总36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当前文章:弦上科尔沁


    
      弦上科尔沁
      黑梅
      四胡的四根琴弦,是并行的“天地日月”,结合在琴弓上,音色深沉宏厚、幽婉苍凉。它是蒙古说书人所用乐器,蒙古语叫“胡尔”。是最具蒙古族特色的乐器之一。
      达伦塔布的父亲是个业余说书艺人,他留给达伦塔布一把老弦四胡。父亲去世后,这把老弦四胡就失声了。18年来,他把它从扎兰屯背到大兴安岭,又从大兴安岭背到呼和浩特,达伦塔布一直在寻找让这把琴重新发声的人。
      在做这期专题时,我们走访了著名四胡演奏家伊丹扎布,当我发现他会制作四胡,很是喜出望外。于是,我把达伦塔布和那把老弦四胡一起带到这位四胡大师的家。伊丹扎布拿着那把老弦四胡,说:好琴啊。我这挂了一墙的琴加一起也不如人家这个好。这是老琴师张纯华做的。现在已经没有这么好的琴了——就是琴箱裂了。修修就好了。
      他边说边撕下蒙在琴箱上的马皮……达伦塔布又把父亲最喜欢的一首小曲哼唱给伊丹扎布听,他想知道这首小调是哪里的民歌。伊丹扎布说在他整理的那些蒙古族民歌中,还没有这首小调,但从音乐特点上看也是科尔沁蒙古族民歌。
      几天后,他们两人各持一把四胡合奏对唱的就是那首小调儿,而达伦塔布手里握着的,正是那把失声18年的老弦四胡。
      天地交融,日月生辉,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四胡一直伴随着科尔沁蒙古人的生活,成为他们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无论是欢乐还是悲伤,他们都以它来抒发。但是,时过境迁,随着传统生活方式的消失和各种娱乐方式的进入,四胡自然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如今它做为一个传统文化符号,所体现出的是乡愁,是悲凉,是怀念。
      在这个消亡速度大与保护能力的现状中,我们常常感觉力不从心,可又必须做些什么。哪怕是抢救一把琴,或挖掘整理了一段失传的小调儿。我们不仅要努力给后代留下一把琴,更重要的是给他们留下富有灵气的琴声。
      这也是我们这期专题所要传递给你的。
      它不是一个故事,也不是一个传说,而是一种情怀。它让我们找到了科尔沁的另外一种存在方式,我叫它弦上科尔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