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杂志总39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传承》杂志总38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传承》杂志总37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传承》杂志总36期上册: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浏览 ...
您现在的位置:内蒙在线 > 《传承》杂志

对话苍天抒情极至--对蒙古族长调歌曲的几点思考珠兰其其柯(2000年6月25日在全区第二届蒙古族·长调艺术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千百年来,蒙古民族的长调歌曲一直在辽阔的草原上传唱,像不灭的灵魂永久回荡在草原上。对于草原,对于蒙古民族音乐,我们有着很深的情感。但是,蒙古民族长调音乐要继承、要发展,仅有感情还不成,还要向更深的层次去探讨、去研究,这就需要我们对它进行准确的定位。我感觉,蒙古民族长调歌曲应该说是抒情的极至。音乐也好,诗歌也好,都是人类心声的表述。在当今世界上的2000多个民族中,以歌作为心声的表述,蒙古民族是很有代表性的。首先是它的音乐形态--不管在世界的什么地方,也不管周围是什么种族、有多少人,只要一曲清新嘹亮的长调唱起来,便马上能使人们为之一振,一瞬间能跨越时空,把人带到辽阔的草原上。这种【详细】

卷首语北边的三棵榆树如同金子光辉闪闪母亲般的故乡哟那是哺育我的摇篮--呼伦贝尔民歌《心灵深处的敖包》克明"母亲般的故乡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在北京的家,妻幽幽地对我说着。这遥远不仅是指空间上的距离,时间上也如此。出生在草原的人,曾经插队在草原的人,当然还有很多当兵或旅行过的人。不管是谁,只要在草原的时日超过三年,这母亲般的印记,注定刻在你灵魂上,伴你一生。而且,有一个特点:离她越久远,这印记将渐渐变得清晰起来,比如,草原的味道。首先,我记忆最深刻的是牧民身上的气味。小时候,家里总有亲属从牧区来,那种淡淡的、伴着羊肉和奶食的香味,从骨缝深处,从白茬皮袍中缓缓散发出来,充盈在北京的家里。我问母亲,这是什么味儿。母亲淡淡地说,蒙古味儿呗。这便是我童年的记忆。长大后,到了草原。四季的风,有着不同的气味【详细】

论传统草原文化保护与草原旅游发展研究葛宏(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摘要]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点,在民族旅游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必然要对传统民族文化进行开发利用,从而会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从内蒙古草原旅游产品开发和传统草原文化保护的互动关系出发,论述草原旅游发展对传统草原文化传承保护的双刃剑作用,并提出在草原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传统草原文化保护策略。[关键词]内蒙古草原旅游;传统草原文化;发展;保护一、现状介绍新世纪以来,草原文化逐渐成为一个世人瞩目的热点话题,草原壮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随着文化探究的触角逐渐深入,草原文化产业开发也持续升温,而其中尤以草原旅游发展与传统草原文化最为密切相关。那么如何兼顾草原旅游发【详细】

心的游牧那是前年将入秋的一个中午时分,陪着两位深圳朋友游走在省道303从宝格达林场往满都宝力格苏木的路上。大兴安岭南麓远山如黛,山脚下几百匹马儿一线排开慢慢前行。由远及近,是一个蒙高勒格日和包后一串新洗的衣裳。再往近,是数不清的羊群在自由徜徉。而脚下,绿草萋萋,我们踩在美丽的繁花似锦的东乌珠穆沁草原上。天上朵朵白云,似眷恋这片热土般徐徐飘荡。朋友兴奋的跳下车,尖叫着冲入草原,毫不吝啬快门地拍着这天地和谐的一幕。在他们的身后,我喝着奇格享受着他们的快乐,依旧在想外乡人看草原震撼在初见,却又太容易审美疲劳。锡林郭勒深沉的美、真正的反差在牧人家,美在牧人的脸上。远处的毡房走出了一位牧人,骑上马疾驰在羊群边圈着他的羊。朋友们激动变成了疯狂。眼前不再是一个绝美风光,拍得的已成了一组纪实加风光的美片。牧人绕过他的【详细】

心灵的自白莫尔吉胡记得,有一首古老长调民歌中唱到:"看不见的罕山耸立在脑海,牵不动的骏马驰骋在心田。"短短的上下两句歌词却包含有多少深奥而精粹的哲理呵。我愿奉劝读者,让思绪不停留在字面上,而是反复咀嚼那字里行间蕴藏的诗意,似乎会触摸到这个民族所独具的灵魂脉络与心灵的火花。假如,我们同时又能听到歌手运用纤巧绝妙的歌喉,从心中唱出婉转又舒展的长调旋律,我们的体会可能更为深刻而令你陶醉。长调歌曲的旋律为何那般宽广?有的音域达到两个八度。长调旋律的韵味又为何那般动人?旋律走向时紧时松时快时慢,自如似流水,自由如飘云。有谁能说的清?说得准确?说得令人信服?可喜的是,不少音乐界仁人志士已经从事长调音乐研究,企盼他们尽早取得成果。耸立的罕山,看不见,却能听得见。这是多么富有情趣的意念?也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奇迹。不信吗【详细】


输入页数: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