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在清代蒙古地区的驿站主要是为军事服务的,台站的设立虽然对清廷的军事统治很有好处,但对广大牧民来讲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在清代蒙古地区的驿站主要是为军事服务的,因此称为台站,即军台与驿站的合称。台站的职责是负责蒙古地区的军事通讯和物资转动,台站分为官设台站和苏木台站两种,官设台站是指清政府安设的,由国家负责官饷和车辆马匹的;苏木台站是指各盟旗自行安设的台站.台站按规模又可分为正站和腰站两种,正站为大站,腰站为小站。
清代在漠南地区的台站设立于1691-1692年间,设立的台站有:喜峰口驿道、古北口驿道、独石口驿道、张家口驿道、杀虎口驿道五个,总称为内蒙古五路驿站。喜峰口驿道自喜峰口至哈岱罕共设台站十九站;古北口驿道自古北口至阿噜噶木尔共设台站十六站;独石口驿道自独石口至胡鲁图共设六站;张家口驿道从张家口至吉斯黄郭尔共设十九站;杀虎口驿道自杀虎口至察扎达垓共设十二站。漠南西路驿站的最高管理机构为兵部车驾吏司,此外各地方长官也可兼管,每路专设管驿蒙古员外郎一人,笔帖式二人,领催一人,古北口特设管站同知一人,与该路员外郎协同管理。
漠北地区的台站主工是在清淮战争和同沙俄交涉过程中设置起来的。主要有:阿尔泰军台、库伦台站、乌里雅苏台北路台站、科布多北路台站和科布多南路台站。阿尔泰军台自喜喇穆呼尔经赛尔乌苏,乌里雅苏台至科布多共三十六台站;库伦台站包括南北两路,南路自赛尔苏至库伦,共四十站,北路自库伦至恰克图共六站;乌里雅苏台北路台站自乌里雅苏台至罕托罗海共七站;科布多北路台站自科布多至搜吉卡伦共八站。
漠北地区台站由各地军事长官分路统辖,阿尔泰军台分为五段,南段赛尔乌苏以南,由察哈尔都统负责;赛尔乌苏以北至哈喇尼敦特设阿尔泰军台都统管辖;哈喇尼敦至乌里雅苏台由乌里雅苏台将军统辖;乌里雅苏台至科布多再分为两段:东段由乌里雅苏将军统辖,西段由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库伦台站由库伦办事大臣统辖,乌里雅苏台北路归乌里雅苏台将军,科布多南北两路归科布多参赞大臣。在各将军、都统、大臣之下,除赛尔乌苏设管站司员一名,笔帖式一名,其余各台站则分别由当地蒙古部旗委派管站台吉负责,各台站还要设参领、副参领、章京、骁骑校、领催督理。
漠西地区的台站设于清淮战争中,台站分为三条线路,乌鲁木齐北、西两路和塔尔巴哈台军台。乌鲁木齐北路自巴里坤至乌鲁木齐共十四站,乌鲁木齐西路自乌鲁木齐至伊犁共二十站,塔尔巴哈台站自库尔喀喇乌苏至塔尔巴哈台共十二站。
漠西地区的台站分别受各地都统八大臣统辖。其中乌鲁木齐北路归巴里坤领队大臣、吐鲁番领队大臣和乌鲁木齐都统管辖。乌鲁木齐西路之东段归乌鲁木齐都统,西段归伊犁将军统辖。塔尔巴哈台军台也分为南北两段,南段归乌鲁木齐孝统,北段归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管辖。
除清廷设置的台站外,务部旗也有自己设置的驿站,站役使广大牧民付出了很多,有的站丁的服役时间甚至达数十年,因此很多站丁在无法承受重差务的情况下只好选择溃散逃跑作为反抗的一种手段,因此台站的设立虽然对清廷的军事统治很有好处,但对广大牧民来讲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