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在线”——打造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门户网站!
内蒙在线
|
《忽必烈》电视连续剧官网
|
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
|
乾元驿
|
资讯
|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
国际能源大会
首 页
欢迎访问内蒙在线文化版块...
蒙古服饰
服饰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蒙古族的服饰经过千百年的流变,琳琅满目、异彩纷呈,巍巍壮观。
蒙古音乐
蒙古族音乐的体裁与风格,经历了历史上两次大的转型时期:从萨满教歌舞、集体踏歌为代表的乐舞阶段,推进到以草原长调牧歌为代表的音乐阶段;
蒙古节庆
蒙古族以白节为最常过的节日,各地因俗不同,尚有佛灯节、马奶节等等。这些节日,是牧业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合流,有未闻之俗、非常之举
蒙古餐饮
蒙古族的饮食用具很有特色,基本为易腐型和久贮型两类。蒙古牧人喜欢铜制品和皮制品,他们往往能巧妙地利用生活中的物件,制作出了精致的银碗、银杯和粗糙、简单的皮囊等一系列的饮食用具。
文化影视
大型历史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是由内蒙古仕奇集团独家投资拍摄的,是世界上首次从历史学、军事学、民俗学、文学等多角度,以影视剧的形式将蒙古民族及中华民族的杰出历史人物——成吉思汗的一生介绍给广大观众
文化活动
草原文化研究、推动草原文化发展
文化展览
内容内蒙古馆分展示区、体验区和演出区三大功能区。在展示区,将出现一个环形荧屏,世博会期间将播放经典的内蒙古风光,其中包括,“中国最美的草原”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中国最美的沙漠”巴丹吉林沙漠。
文化论坛
通过专题论坛,搭建蒙古族音乐文化研究平台,诚邀国内外蒙古族音乐研究顶尖人才,论证蒙古族音乐与世界音乐的历史脉络和内在关联
《传承》杂志
一本以全新视角诠释草原文化及其内涵的杂志,致力于向关心和热爱草原文化的社会各界人士介绍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发展脉络
旅游在线
打造内蒙古地区专业O20旅游在线平台
文化专题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
电影《海林都》
|
阿尔山旅游景点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草原牧猎
|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
民族服饰
|
文化演出
世界音乐荟
|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历 史
悠悠历史舞台,演绎着多少民族兴衰;浩浩生命长河,孕育出多少古老文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卷,游牧民族在古老中国北方的广袤土地上繁衍生息,谱写着他们自己独特的民族发展史
人 物
他们从北方那久已逝去的岁月烟尘中向我们走来…… 他们是中原逐鹿的强者,是叱咤风云的天之骄子。那渐渐清晰起来的身影,可曾让你回想起丹青史册里辉煌的点点滴滴……千古帝王,千古风流人物。是骄傲?是遗憾?
地 理
那里山峦起伏,林海茫茫;大漠戈壁、漫漫黄沙;草原如毯,牛羊如云;湖光点点,河水潺潺……。许多游牧民族曾在此繁衍生息,创造出绚丽多彩的文明,时至今日,辽代白塔、黑水古城仍然无语地矗立着
风 俗
广袤无垠的大草原,养育了一个又一个优秀剽悍的民族,他们的生活习惯、饮食起居、婚丧、节日、宗教、艺术、及其他带有民间色彩的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无不折射出古老文明的倩影
考 古
你可曾见过那凄凄碧草、漫漫黄沙中的断壁残垣,你可想过它们曾经是一代名城、一方之都,这些当年物华天宝、繁极一时的都市,已经被历史的车轮无情地辗碎,深埋于岁月的尘封之中,只留下那荒烟蔓草中...
公众号
内蒙在线微信订阅号天天更新,肯定有你喜欢的内容!!!
草原书屋-《传承》
草原书屋-《传承》
您当前的位置:内蒙在线 > 历史
乡兵、防军、练军、新军兵制
2002/1/29 发布者:admin
关键词:乡兵防军练军新军引子:清朝中期后,八旗和绿营极其腐化,战斗力底下,为了镇压人民起义出现了团练,团练又称为乡兵,是各地地主自募自练的民间武装。乡兵无固定军制,由各地自定,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乡兵作为抗击英夷的主力,立下了汗马功劳。乡兵清朝中期后,八旗和
【详细】
绿营兵制
2002/1/29 发布者:admin
关键词:绿营引子: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以后,清廷为了弥补八旗兵力的不足,加强在全国的统治,遂招降明军,招募汉人,组建军队,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建制单位,故称绿营兵,是清军正规军的重要组成部分。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以后,清廷为了弥补八旗兵力的不足,加强
【详细】
八旗制度
2002/1/28 发布者:admin
引子:八旗制度是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最初具有军事、生产和行政三方面的职能,对早期满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关键词:八旗蒙古八旗制度努尔哈赤皇太极八旗制度是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最初具有军事、生产和行政三方面的职能,对早期满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八旗起源于
【详细】
仆骨部
2002/1/28 发布者:admin
仆骨部也叫仆固部,在多滥(葛)东境。有帐户(古代游牧民族计算人户的单位,因他们逐水草而居,每户住一顶帐篷,故按帐计人户数)三万,士兵万余人,与同罗宿敦临好。仆骨部开始属于突厥,后来又归附于薛延陀。薛延陀被消灭后,唐朝在仆骨部的故地设立金微州(以金微山得名,故地在今蒙古人
【详细】
挹娄
2002/1/28 发布者:admin
挹娄是肃慎族系继肃慎称号后使用的第二个族称,前后约有600余年(汉至晋)。公元5世纪后,改号勿吉。挹娄族称出现于公元前1—2世纪时(西汉),挹娄一词,含义有两说:一,音近通古斯语“鹿”,为鹿之意;二,与满语“叶鲁”音近,为岩穴之穴的意思。《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详细】
“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鄂温克
2002/1/14 发布者:admin
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历史上异地而居的鄂温克族人曾经分别被称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1957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一民族名称为鄂温克。鄂温克族人的祖先原住在贝加尔湖以东和黑龙江上游的山林中,从事渔猎生产和饲养驯鹿。为明确的探讨鄂温克
【详细】
裕固族
2002/1/14 发布者:admin
裕固族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是我国甘肃境内独有的民族。其聚居区在河西走廊中段、祁连山北麓。裕固族自称“尧呼尔”。其先民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丁零、4世纪的铁勒和居住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袁纥。8世纪,回鹘人迁到甘州(今张掖)、凉州(今武威)一带游牧,建立汗国。公元
【详细】
锡伯族
2002/1/14 发布者:admin
锡伯族人自称“锡伯”,汉文则有多种译音和写法,如“犀毗”、“师比”、“鲜卑”、“矢比”、“席百”、“席吐”、“锡伯”等。锡伯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大兴安岭、嫩江流域是锡伯族的发祥地和早期繁衍生息的故乡。绰尔河是锡伯族的母亲河。锡伯族原驻地一直是在嫩江流域上游和绰尔
【详细】
输入页数: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历史
对蒙古草原的历史追忆-浓重的传奇色彩
典章制度
各民族部落的形成与演变
蒙古族历史
主要战役和战争
人物
追随历史画卷徐徐走来-敬爱的英雄传奇
传奇人物篇
帝王篇
军事篇
科技篇
名人轶事篇
其他
文化篇
政治军事篇
地理
天然独厚的人文地貌-崎岖蜿蜒
旅游景点
人文地理
自然地理
风俗
民族文化繁荣的汇聚-流传并延续
经济民俗
社会民俗
信仰民俗
娱乐民俗
考古
智慧与财富的佐证-刻画我们所不了解的历史过往
长城
古人类文化遗存
历史名城
墓葬
寺庙
岩画